我国特种设备法规制度体系现状与改革发展
宋继红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北京)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特种设备法规制度体系的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展望改革发展的趋势特点,按照完善法制、健全体制、创新机制、依法治特的思路,提出完善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的对策措施,阐述了今后几年特种设备法规制度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并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及相关的配套政策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特种设备,政策法规,制度体系,顶层设计,依法治特
1.特种设备法规制度体系现状
1.1概述
“十二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紧密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运用战略思维与系统思想,按照“创新发展、真抓实干、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完善法规标准,强化基本制度,推动改革创新,夯实监察基础,持续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事业发展。特别是在完善法规体系和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总结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经验,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标准体系框架思路,建立“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安全技术规范为主要内容、以技术标准为基础”的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1]。《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公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特种设备法规体系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技术标准等5个层次完整的特种设备法律规范体系[2];形成了覆盖8大类特种设备,涵盖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和检验等8个环节,分类的全过程安全监管的基本制度。建立健全了法规标准、安全责任、动态监管、风险管理、科技支撑和绩效评价等6个工作体系,培育发展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检验队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持续好转,事故得到有效控制[3],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从年的1.19下降到年的0.33,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2成功经验
实践证明,特种设备法规体系和监管制度是基本成熟并行之有效的,归纳几年来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牢牢把握了“五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特种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坚持“创新发展、真抓实千、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不断完善法制、健全体制、创新机制、依法治特,保证了特种设备工作的延续性和连贯性;实施开门立法,法规体系持续完善,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二是始终坚持安全监管的基本制度。坚持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基本制度,是根据特种设备本身的特性和风险不同,长期摸索并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已通过《特种设备安全法》予以确立,为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顶层设计,深化行政许可改革和检验工作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和监管模式,坚持基于风险的分类监管,不断完善“多元共治”工作格局。注重法规制度建设上的创新突破,将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有关技术要求,及时纳入到制度体系中。比如基于风险的检验(RBD等一些新技术的应用,通过认真调研,试点推行,总结经验及时将其有关技术要求纳入到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中,促进了科技进步,提升了安全效果。
四是始终坚持严守安全底线的工作重心。坚持突出“两防”工作重点,防止重特大事故和防止重大影响事件,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力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牢牢控制在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内。
五是始终坚持安全与节能并重的工作方式。坚持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动纳入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等国家战略中去,节能工作成效显著,促进发展、服务民生的作用日益凸显。
1.3存在问题
(1)工作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特种设备向大型化、高参数、高风险方向发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突出问题。一是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和监管水平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安全需求不适应;二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检验力量与设备快速增长的客观需要不适应;三是特种设备监管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节能工作的需要不适应。具体表现为:一是虽然伤亡事故明显下降,但是大量的故障和隐患未能很好地控制;二是企业的主体责任未能充分落实,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够,相关方作用发挥不充分,多元共治格局未有效建立;三是监管方式、机制不够科学,工作体系还不完善,依法治特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3]。
(2)法规制度层面上存在的缺失
一是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法》缺少相应的实施细则;《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了“国家建立缺陷特种设备产品召回制度”,但目前缺少相应的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存在不协调、不统一,事故级别划分、处理主体责任定位不一致。需要对两个条例进行协调、修改完善。此外,法律法规中缺少必要的免责规定。
二是缺少风险评估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方面欠账较多,存在隐患,在用特种设备中有相当一部分设备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对风险评估、寿命预测、故障预警的安全技术有迫切需求,而这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措施存在空白,缺少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4]。
三是事故预案制度不完善。虽然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持续好转,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事故率仍然较高,同时,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社会白癜风医院为您一查到底中科U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