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参某发现,那些打着“机器人服务员”、“机器人厨师”的噱头而红极一时的机器人餐厅,日子过得并不好。曾经,有个餐厅老板算过一笔账,一台服务型机器人造价在8-10万,每个月的维修费用大概需要三五百。如果这些机器人能够取代人工,那么以长远来看,餐厅就能大大减少经营成本。
事实上,这些机器人的功能非常有限,在很多地方明显“智商不足”,并不能给餐厅带来实质上的变化。顾客在尝鲜过后就很少再次上门消费了。很显然,现在的机器人只是噱头,难堪大用。目前,餐厅要想生存和发展还需以人为本。
餐饮一直是离职率非常高的行业。在国内,餐饮从业人员的地位并不高,而且大多工作时间较长,放假调休不太自由。这使得很多年轻人不太愿意从事餐饮服务,就算入了行也大多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对于很多餐厅而言,这样的情况极大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壮大。那么,餐厅该如何做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呢?
除却传统那套“胡萝卜+大棒”的管理方法,参某认为,餐饮人不妨从以下3个角度下手!
1摸得着的“胡萝卜”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自去年一家名为“很久以前”的串店推出“打赏制度”后,“打赏”成为最热门的餐饮词汇之一。很多餐厅也相继推出了打赏制度。餐厅的员工佩戴着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