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联开始漫谈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变迁

本文不涉密

给大家看看我本职工作业务和研究水平,防止领导同事朋友觉得我不务正业只玩时装买衣服。

年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的系列电视纪录片《军工记忆》,很好看,推荐大家看。上图专家是某船厂负责第一艘核潜艇的,一开口就是武汉口音,哈哈。武汉是中国军用舰艇研发的核心没有之一,有没有。

—中国大学国防教育的不足—

年九届人大第2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大学开设军事理论课。武大是2个学分,军训0.5分,理论课考试1.5分。18岁时的男女生对军事还是很感兴趣的,我先不说大学军理课教学水平如何,关键问题是,其教学大纲重点在世界形势、军兵种介绍、高技术战争,因为涉密问题所以非常皮毛浅显,相当于百度百科水平,而且对我国解放以来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沿革丝毫没有涉及。这也难免,因为一般讲课的都是一些地方的部队文职人员专业过去的,不是政府系统的干部,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建设,管理和投资没有啥涉猎,教不了。

这导致什么结果?就是理工男,爱国男女们对国际形势很热衷,技术方面军事宅喜欢看天涯铁血,女生喜欢看看张召忠“忽悠”,都是中央军委,PLA那边的内容受众,但是接触不到国务院系统的职能,不知道政府做了啥,天天喷政府管理落后,喷军工院所不给力,喷国防投资多,喷军工央企效率低,喷没有洛马罗罗波音雷神那种大寡头blablabla。

本人就以从业4年的水平和态度来个以正视听的科普,宣传,讲解。

—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启源,承袭苏联—

我觉得是常识,免不了很多人不知道。要搞清楚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为何是这样,就要先追溯解放后由苏联援建的他们的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是什么样。这都几十年了,有了变化,但本质的优势和弊端都还在,是苏联那会种下的。

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模式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选择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目标、战略和具有本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合集。一般而言大多数国家建立和发展国防科技工业都是以国家安全战略、作战思想为指导,以政治、经济、科技和地理环境为约束条件,实行集中决策管理,以有限的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为指向,按远、中、近期规划地进行。也有一些国家主要出于经济目的来发展国防科技工业。中国相对最计划经济罢了,这2年开始军民融合化,越来越强调民口力量进入,带来技术和资金,肯定相对会市场化的,大势所趋,利大于弊,不过改革都会有阻力。

—苏联的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前苏联正是在这样极其困难的环境、非常薄弱的基础上开始建立自己的国防科技工业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前苏联又扯着华约和美帝的北约搞冷战。这种环境决定了苏联的国家经济、工业、政治模式一定是为国防科技工业中央集权管理下发展服务的。中国在那个处境下当然也会模仿借鉴沿袭。

冷战时,苏联在科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如美国的情况下军备竞赛,,国民经济军事化,军工在物资供应、能源保障、财政金融、人才、技术装备方面处处优先,逐步形成了重军抑民的体制,建立了独立于民用经济部门之外的、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想问为啥我国军事工业这么独立,摊大饼,军民分家的,这就是前辈的影响。

这个模式的好处是集中制可以快速取得某些点的大突破,大而全所以体系完整基础好,我们国家核潜艇洲际导弹核武器不都是托了苏联模式的福。缺点也大,必须以国内外对军品的大量持续稳定的需求为依托,否则就会出现设备闲置、无形损耗严重和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正是我国目前面临的,SASTIND在想办法解决,出政策,一带一路就是绝对的好的宏观解决方向。

苏联的竞争模式。苏联在理论上不承认军品是商品,而是按产品经济原则,以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方针,对军品统购包销,财政上统收统支,企业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有限的竞争主要是在新产品研制中的一定范围和一定限度的竞争,主要是设计图纸和设计样品的竞争。如军机在两个或以上设计局进行设计竞争。这和我国现在基本还是一毛一样。美国其实也差不多,不过美帝的军品可以全球的企业竞争啊,我认为。苏联军品研制采用循序渐进的发展战略,突出特点是其“五个一代”的发展方针,即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使用一代、改进一代,不用我多说了,我国也是一样的,这个很难瞬间改革。

苏联的管理模式。年苏联设立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中央直属,领导和管理军工生产和国防科研。又在类似国务院系统下下设9个国防工业部,分别管理着全国范围内多个国防工业科研院所和企业。公有制基础,最高决策层对军工部门实行直接的纵向管理。苏联在其之下的苏共中央书记处和部长会议分设国防工业委员会和国防生产部,用科研/生产两条渠道协调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问为什么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分家的,这就是原因。苏联总参谋部和各军兵种提出武器装备需求和要求,进行采购,并派军代表监督控制产品质量,各国防工业部具体组织研制生产。以上和我国还是一毛一样。

这个弊端太大,苏联经济基础跟不上,玩脱了,刚进入变成俄罗斯了以后,可以说决心要改,但是底子不能丢吧,目前来说和上面差别不大,就是管理模式变了,这个中国也一样,比如国防科工委变来变去,一机部变集团公司之类的。这篇文章里就不写俄罗斯的改革方法了,因为和中国目前的想法估计差不多,我就写中国的。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发挥全能作用(~年)—

这一时期国防工业发展否定市场力量的作用,政府干预和调节成为军工科研生产资源配置的唯一形式。很合理,因为毫无基础,市场不在上层指导下无法开展活动。

简要介绍历史。年成立重工部,管兵器工业。年对应成立电信局、船舶局、航空局等,按行业分板块是中国特色,一直到现在,美国不一样,按技术分可以这么认为,一个寡头等于我国几个央企。年成立中央军委兵工委员会,管理上面这些部门。后来上面这些局、部变为第一、二、三机械工业部等等。后来二机部变成国防总管部门,后来二机部又和一机部合并,一机部总管,太复杂了,我晕了。

年,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国防的职能独立出来,设立第三机械工业部,管理全国的国防工业。。。。又后来年,所有这些部的科研院所被分出来,和部队的科研院所合并,归年成立的最早的国防科工委管理了,这就是科研院所和生产分离的开始,吧?

艾玛,写不完了,先写到这,明天连载。

黄恺之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快治疗方法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zdtz/34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