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
理论动态
年第1期(总第期)
编者按:日前,国家工商总局举办《“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座谈会,邀请市场监管专家委员会及高校研究机构的22名专家学者,对贯彻落实《规划》提出意见建议。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介绍了《规划》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专家学者围绕《规划》的意义、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的思路、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创新等问题开展了研讨。本期将座谈会主要观点和相关建议摘编如下,供参阅。
《规划》出台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是第一部全国市场监管中长期规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自信。《规划》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对推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规划》将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便利化、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作为市场监管的目标,《规划》通过市场环境的营造、市场力量的发挥,为创业创新提供新的活力,加快市场资源流动,促进市场繁荣。《规划》顺应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规划》从理念和方法上,扭转了传统政府主导对微观市场主体大量的行政干预、审批,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出台重大措施,标志着市场监管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向。《规划》把握市场监管的趋势,是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重要指引。《规划》作为市场监管的顶层设计,贯穿的主线就是市场监管的改革和创新,强调转变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思路、明确监管重点、改革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机制,提高市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专家认为,《规划》突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重要理念。目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和“值得信赖的市场”。有效率的市场,就是鼓励市场竞争,解决垄断等限制竞争的市场存量问题,维护充分、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从供给的角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优胜劣汰。值得信任的市场,就是加强监管执法,尤其需要妥善应对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带来的问题和挑战,重点维护网络交易市场秩序,既维护消费者的市场消费信心,也维护遵纪守法企业的市场竞争信心,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创新理念,着力营造“三个环境”
《规划》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围绕营造良好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树立现代市场监管理念,提升市场监管效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把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方向。改善营商环境能够有力保障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的权利,释放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进一步明确经营自由是自然权利,保障有效市场运行。专家指出,应当充分尊重和保护经济自由,只要不侵犯社会和他人权益,就可以把一切可能性的源泉打开,开放赚钱的路子。从根本上扭转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只有审批同意才能开展经营”的思维,最大限度扩大经济自由,用法律来保障稳定的经济自由。促进市场主体出入自由。激发市场活力,既有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激发活力,也有通过清理市场沉淤来释放活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资金投入创业创新,做的是市场活力的加法,清理僵尸企业加速市场出清,让创业者有机会重复试错、卷土重来,做的是市场活力的乘法,盘活创业盘中的资源,成倍释放能量。只有让市场主体能够来去自由,才能使智慧和市场要素加速流动,更大程度释放能量。
防止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坚持放管结合,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专家指出,政府强制力的约束和限制并不代表着建制力的萎缩和后退。越要扩大经济自由,就越要防范有人利用经济自由侵害他人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市场机制最大化和政府干预的最小化就是最优状态,这种观点并不一定科学。事实上,政府与市场关系并不存在一个恒定的最优关系,政府治理对市场自由和秩序的侧重始终应该保持动态的平衡,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侧重保障经济自由或者维护经济秩序,让政府和市场都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优势,而将其各自的不足相互弥补到最小。注重提升市场监管效率,改变过去“不计成本”的粗放监管思维,加强成本效益分析,综合运用经济学和法学分析研究方法,通过成本和效益来评估政府行为的价值。考量有益于创业创新、公平竞争等改革目的,结合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综合评价监管行为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扩大政府视野和触角。专家认为,政府监管在市场经济变化中容易处于短视和滞后的位置,市场监管部门应当有一些“三教九流的朋友”,充分发挥社会共治的作用,吸收来自多方面的市场信息反馈,主动开展调查,遏制系统性风险的蔓延扩大。强化监管的法治保障。国家权力介入市场必须遵循法定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职责法定、权限法定和程序法定。建立权力清单明确法无授权不可为,建立责任清单明确法定职责必须为,以法律为依据划定权力依据,将执法程序条文化、流程化,统一各级执法标准、流程,提高监管水平。
把维护消费者权益放在市场监管的核心位置。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激活市场竞争,以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发挥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专家认为,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信息更加透明,消费更加频繁,消费市场和场景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府开展消费维权,面临更多新的形势和挑战,但同时也可以依托新技术找到更多监管抓手。专家表示,应当不断强化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提升智能监管、智能维权能力,对出现问题及时进行痕迹化、可追溯的证据固定,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统一消费纠纷处理机制。完善消费维权机制,打造便利化的消费维权投诉渠道,建立快速响应和处理机制,弥补消费者和企业信息不对称,推进消费领域信用意识强化,促进市场机制作用发挥。
把握重点,加强和改善“十三五”市场监管
《规划》作为“十三五”时期市场监管领域的行动纲领,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亮点。参会专家也为“十三五”期间更好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积极建言献策。
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专家认为,市场经济竞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竞争政策应当在国家政策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应当积极开展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事前审查效应分析,积极倡导竞争文化。注重执法效果,确保竞争案件查办切实起到促进公平竞争、推动制度技术创新的作用,促进修正限制损害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遵循市场规律,认识和把握商业规则、消费者需求,避免单向监管思维,从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角度看待公平竞争,鼓励创新,促进竞争市场化、自由化。注重对公权力的约束,真正以法治为依托,逐步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诉讼保障制度。强调不仅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