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浅析了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的保护,权利人权益受到损害包括违约和侵权两种情况,可寻求的保护途径包括民法、行政法和刑法保护。本期我们来谈谈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近五年建筑行业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数
近五年建筑行业知识产权侵权案由
01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的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赔偿损失;(7)赔礼道歉;(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在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的民事责任中,最主要的是赔偿损失。赔偿损失的数额有4种确定方法∶(1)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4)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定数额的赔偿。如侵犯的是建设工程专利权,应当为1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赔偿;侵犯的是建设工程著作权,应当是50万元以下的赔偿;侵犯的是建设工程商标权,应当是万元以下的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02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的行政责任
(一)侵犯建设工程专利权的行政责任
在侵犯建设工程专利权的行为中,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的主要是假冒专利,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应当由专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4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这一侵权行为,引起纠纷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专利主管部门处理;专利主管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二)侵犯建设工程商标权的行政责任
1.使用注册商标违法的行政责任
按照《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注册人在使用注册商标的过程中,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由地方工商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期满不改正的,由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连续3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商标局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9个月内作出决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2.使用未注册商标违法的行政责任
将未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使用的,或者使用未注册商标中含有不得作为商标使用标志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违法经营额5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20%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侵犯建设工程著作权的行政责任
按照《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有八种侵权行为之一,如果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03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的刑事责任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中,可能构成犯罪的是: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侵犯商标权的刑事责任
1.假冒注册商标罪
《刑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侵犯专利权的刑事责任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
1.侵犯著作权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四种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结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商、建设材料供应商等均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德恒西咸律师事务所通过对我国知识产权判例进行研究,梳理出工程建设领域建筑企业常见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并进行分析整理,以飨读者。
本文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