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懂技术可以服众,懂管理则能够治众。
那么什么叫管理呢?
在不同版本的管理学书籍中对管理有着不尽相同的定义。要我说,管理其实就是叫别人做事的艺术;就是管人理事完成目标;其核心是调动人的力量,其精要在于沟通,管理能力就是有目的的组织能力。
而企业行政管理的内容简单说就是计划、组织、协调、监控。
计划是指收集研究信息,形成计划建议草案,提交上级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组织是指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实施方案(包括确定时间先后、资金保障、场所设备、部门配合等内容),部署后备方案,然后落实执行。
协调是指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了解实情,调整或维持原方案,实现新方案或完成原方案。
监控是指在执行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随时及时检查监督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工作、实施各环节的完成情况,并将现时情况随时同原定目标相比较,根据相比较的差异和现在的实际情况,及时对方案的实施过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证目标得以实现。
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是企业中枢神经系统。是以总经理为最高领导、由行政副总分工负责、由专门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操作,触角深入到企业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和保证着企业的技术、生产、资金、经营、发展几大块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
当一个企业行政系统的硬件(办公生活设施)、软件(规章、秩序)、人员队伍、分工协作,管理层次等等建立健全以后,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就会像一部自动化机器一样运转起来,很少需要中高层领导加以“人治”。
企业行政管理具有管理、协调、服务三大功能。管理是主干,协调是核心,服务是根本。
进行管理时要执行制度,但要注意对人的尊重。企业行政管理要根据实际需要,对制度、程序、环节、形式、图表、文件进行剪裁、调整,使之变得精练、实用、简洁、便利、省时、省钱。注重实质内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表面文章。企业行政管理要有灵活性,要根据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经常进行变革、增删、剪裁、变通,以符合时代发展和企业实际。
进行协调不能只满足于传达领导命令,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不能凭借地位颐指气使以权压人;行政部门应主动作好上下、左右、内外的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上作好协调。
做好服务。行政管理是为生产、技术、业务等一线部门服务的,是服务于企业最终目的的。企业行政部门应比较“低调”,要甘当幕后英雄,不要奢望成为企业的中心。
“管理”上作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在沟通基础上作好“协调”,在“服务”上当好幕后英雄,这是行政工作的理想境界。
企业行政管理的有如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权威性: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上级权力与权威基础之上的,上级行政机构没有相应的权力、权威就不能下达命令、规定等。但是,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还取决于上级权力是否运用得当和下级是否服从等因素。
二是及时性:由于企业行政管理是用命令、指示等来调整人、财、物、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故其手段和方式直接具体,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又配以对违抗管理的惩罚措施,因而能迅速发挥作用。
三是纵向性:因为企业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企业行政组织内部隶属关系进行自上而下的纵向指挥和协调,往往是企业上级行政机构对下级的指令性要求,因此主要是纵向性的。
企业行政管理有三个层次:
一是靠制度管理,规范而有序;
二是靠利益管理,勤奋而进取,企业有凝聚力;
三是靠文化管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在实际工作中是把制度管理、利益管理、文化管理交叉在一起的。但是,无论何种层次的管理,及时准确地、全面彻底地执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各项决策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企业行政管理领导者,简单点说,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两件事;一是找到正确的方法,二是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也就是作到人事和谐。
(本文来自网络)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