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现已开启,请看官们在文末发表观点
来源:每日甘肃综合西部商报、甘肃日报
在国有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允许离岗创业人员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级;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首席教授、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制度,实行年薪制等激励方式……
为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着力破除束缚我省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省委近日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六大类二十一条详实措施,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更好地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国有企业将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在优化人才培养方面,《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改进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渠道、完善乡村医疗卫生和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等六条措施。其中,在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方面,我省将依托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等院校建立企业家战略合作平台,通过开展学习培训、考察交流和项目合作,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的领军型企业家。加大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众创空间、创富中心、甘肃(武威)陆港等企业孵化平台建设,促进人才、项目、资金有效对接,催生一大批新型企业家。有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合理提高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比例,畅通企业人才流动渠道。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薪酬管理办法,不断规范年薪制和股权、期权等薪酬政策。
改进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
在改进完善人才引进方面,《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创新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方式、健全人才引进工作体系、搭建人才发挥作用平台等三条措施。其中,在创新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方式方面,我省将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更具突破性和创新性的优惠政策,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大力引进战略新兴产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广泛建立与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外部人才和智力优势。每两年引进名金融人才、50名科技人才来我省挂职服务。对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开辟专门渠道,提供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
健全人才流动机制离岗创业人员可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级
在健全人才流动方面,《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破除人才流动障碍、促进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引导人才服务脱贫攻坚等三条措施。其中,在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方面,我省将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人才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之间顺畅流动。完善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离岗创业具体办法,允许离岗创业人员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级,协议期满后及时回原单位工作的,可享受离岗时的职务待遇。对事业单位离岗创业人员离职后形成的空缺岗位,由离岗创业人员原所在单位调剂解决。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基层事业单位职员制度改革
在创新人才评价方面,《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积极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促进岗位管理向重点行业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等三条措施。其中,在促进岗位管理向重点行业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方面,我省将适当放宽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高级职称职数限额。探索建立县以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调整办法,适当放宽县乡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限额,鼓励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探索基层事业单位职员制度改革,提高基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待遇。根据专业特点,逐步推行“凡晋必下”制度,对晋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须有县及县以下对口单位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一年以上的服务或工作经历。事业单位承担国家或省级重大研究项目或课题,需要突破岗位结构比例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可申请设置特设岗位,特设岗位不受本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
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等制度
强化人才激励方面,《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创新人才激励力度、完善突出贡献人才奖励体系、鼓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三条措施。其中,在加大创新人才激励力度方面,我省将激励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转让等收益按不低于60%的比例奖励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团队,知识产权可作为无形资产在企业中按一定比例折算股份。在完善突出贡献人才奖励体系方面,我省将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首席教授、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制度,实行年薪制等激励方式。完善省领军人才激励和退出机制,对年度考核优秀和有突出贡献的进行年度津贴奖励,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停发当年津贴,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纳入领军人才队伍。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人才发展将列为综合评价指标
在完善人才管理方面,《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健全人才管理体系、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凝聚人才工作合力等三条措施。其中,在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方面,我省将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将人才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围绕我省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人才支持措施,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提供信息服务。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研究制定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大人才投入的政策措施,创新人才与资本、技术对接合作模式。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扶持力度。
阿甘哥荐读
好消息!甘肃医保目录调整今后用这46种药品可以报销了
政府网站大抽查兰州竟有21家不合格问题出在哪儿?
有你学校吗?甘肃第四批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公布
每日甘肃∣甘肃微新闻每日知天下
商务合作
投稿:
qq.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专项基金援助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