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保护部发布《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并表示,建立实施最严格的机动车“全防全控”环境监管制度。其中,柴油车辆为机动车防治的重中之重,后期面临一系列政策调整,国内柴油市场发展将受抑制。
近日,生态环境保护部发布《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以下简称《年报》),报告显示,我国已连续九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并且指出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为此生态环境部表示,将建立实施最严格的机动车“全防全控”环境监管制度。
《年报》数据统计显示,国内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核算为.7万吨。其中,一氧化碳(CO).3万吨,碳氢化合物(HC).1万吨,氮氧化物(NOx).3万吨,颗粒物(PM)50.9万吨。汽车是机动车大气污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其中占汽车保有量7.8%的柴油货车,排放了57.3%的氮氧化物(NOx)和77.8%的颗粒物(PM),因此柴油车辆带给大气环境压力巨大,是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为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生态环境部将加快制定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全面统筹油、路、车,协同推进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治理,以降低柴油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提升柴油品质为主攻方向,以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为导向,以高污染高排放柴油货车为重点。
据了解,国内目前以柴油车为主的公路运输承担了约78.8%的旅客运输、76.8%的货物运输,柴油车占比较高,尾气排放污染情况依旧严重。后期相关部门将加大优化运输结构,包括已要求天津港等环渤海港口逐步停止接收汽运集疏港煤炭等。后期,随着柴油运输车辆比例下降,柴油增速将持续放缓,国内柴油市场发展必将受到一定抑制。
数据来源:金联创
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国内柴油需求增长速度平缓,年至今国内柴油消费量同比增速保持在0-2%之间,其中16年受经济低迷形势影响,增速甚至出现负增长。17年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复苏,以及房地产回暖影响,基础建设增加,柴油消费增速再度转正(上图可见)。不过,由于国内炼厂炼油能力不断提升,柴油产量持续增加。但国家继续处于去产能,加之环保形势严峻,部分工矿基建企业开工受限,对于柴油的刚性需求也将有所抑制,市场供应过剩压力继续加重。为缓解国内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未来柴油出口量将保持增长态势。
另外,为控制污染物排放,国内柴油车排放标准不断提高,低品质柴油资源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的同时,亦将促进国内柴油质量升级。目前我国已经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普通柴油亦达到国五标准。其中,“2+26”城市提前于年10月1日全面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未来清洁型柴油将成为市场发展趋势。
推荐阅读
美国的经济及地缘制裁触动了谁的“神经”?上合峰会在即诸多风声作用液化气市场油价行情评估与风险提示报告(N03)近期国际油价行情预判与风险提示(N02)近期国际油价行情预判与风险提示(N01)如欲转载本文章,请注明内容来源于金联创
邹雪莲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