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绿色金融市场是如何发展的

1

摘要

年,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基础体系日益完善,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绿色信贷依然是主要的绿色融资渠道,占比超过95%;但债券、股票和基金以及环境产权等多元化融资工具发展迅速。

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主体的多元化,显示出绿色金融逐步普及;但绿色资产流动性较弱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和排污许可制度的全国推广,将使环境产权市场迎来突破。

推动地方绿色金融试点探索、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年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建设的重点。而未来,亟待进一步拓宽绿色权益融资的路径、加强对环境信息的分析和应用的研究,以及优化设计和落实绿色金融配套扶持政策。

放眼全球,我国绿色金融在完成了“规模赶超”之后,应进一步探索“制度引领”,通过国际合作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2

关键词

绿色金融市场综述融资规模体系建设国际化

年被称为我国绿色金融元年,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顶层设计和制度基础快速完善。而进入年,绿色金融市场在多个具体领域取得突破,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经济的力度不断加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等基础设施完善,也使绿色金融市场能够更加精准地推动绿色转型,落实绿色发展目标。

展望未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日益普及、绿色经济和产业的加快成熟,绿色金融还将获得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引领全球绿色金融体系和市场的发展。

3

绿色金融市场回顾

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在年8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发展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以及完善环境权益市场、开展地方试点、推动国际合作等八大任务,在年中都得到了切实的落实。

(1)绿色信贷

根据银监会新闻发布会披露的信息(这是目前所能得到的最新数据),截至年6月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8.2万亿元,同比上涨12.9%,在各项贷款总余额中占比近10%[1]。由于绿色信贷有效地控制了环境风险,提升了企业和项目经营的可持续性,同时也是国家支持和鼓励的领域,因此资产质量较高。银监会披露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不良贷款余额.25亿元,不良率为0.41%[2],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1.76%的平均不良率。

从信贷主体结构看,根据各行《社会责任报告》,年末五大国有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占市场总额的55%,在各行信贷余额中的平均占比超过7%。股份制银行绿色信贷业务也有明显的增长,其中兴业银行保持一枝独秀,绿色信贷余额占比达到14%,仅次于国开行的15%,在所有商业银行中名列前茅。

(2)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是我国绿色金融市场最大的亮点。截至年底,国内市场绿色债券(包括资产证券化产品)余额.7亿元,其中年新增发行规模.3亿元,同比增长9.4%,全球占比超过30%。

非金融机构发行绿债积极性逐步提升。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交易商协会发布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为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及其他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提供了指引,明确了对绿色债券及债务融资工具提供发审的绿色通道。受此推动,年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等合计发行.3亿元,比年增长63.4%,在债券融资总额中占比36.1%。

此外,年全国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也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发行规模合计.6亿元,比年增加%。

在绿色债券指数方面,继年中债登、中央结算公司和兴业银行先后发布的中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系列、中债-兴业绿色债券指数等我国第一批绿色债券指数外,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年6月19日发布上证绿色公司债指数、上证绿色债券指数和中证交易所绿色债券指数。这一组指数的特点在于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卢森堡交易所官方网站同步展示,以吸引境外投资者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zdnr/15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