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方:博智领航(天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人:荆树伟
精益管理: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的法宝
实施精益管理助推企业转型
从年7月习总书记视察东北工业集团关于精益管理的讲话,到年6月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要大力推进精益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可见,精益管理开始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精益管理是以“全员参与、持续改善、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激发正能量”为核心,源于精益生产,以丰田生产方式为原型提出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即运用精益思维来管理企业的各项活动。这种模式不仅是中央企业这些大型企业提质增效的手段,更是占全国企业总数超99%以上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的法宝。
中小型企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经济高速增长、以要素和投资驱动为主的时期,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其粗放的管理模式仍然有一定的利润。但是在经济“新常态”的今天,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带来的激烈竞争,产能过剩、库存增多等诸多问题。当前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开始卷入“价格战”中,但其高额的运营成本使其在“价格战”中屡屡受挫,价格越来越逼近成本,形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迫使中小型企业开始探寻转型升级的道路。精益管理正是中小型企业突破瓶颈和维持稳定发展的关键。
精益管理是激发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活力的法宝
落实企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是企业员工,如何激发全体员工共同为企业转型努力是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精益管理将“全员参与,提质增效”作为其行动指南,利用5S、一点改善、提案制度、改善课题、方针管理等精益管理工具与方法,能够调动全体员工为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献计献策。同时在推行精益管理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精益改善活动,能够为企业营造一种“全员主动参与,持续改善”的精益文化。长期下去这种文化将扎根于全体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从而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最终促使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地按照精益的标准去工作,逐步改善工作中的不足,减少工作中的各种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中小型企业逐渐进行转型升级。
精益管理是夯实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基础的法宝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管理较为粗放,在转型升级中首先需要“自身硬”,在夯实自身管理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精益管理以其标准化为支柱,按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遵循系统运营的思维。将现场、班组、部门、公司各个层面上的活动,从规范化、标准化的视角进行了落实。这一标准化的管理活动不仅为企业日常运营活动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和方法,而且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了管理活动的效率,夯实了发展的基础。
同时,精益管理的工具与方法为中小型企业科学制定转型升级战略,夯实转型基础提供了实践的方法。利用这些工具与方法可以持续不断地寻找改善点进行改善,通过改善逐步优化“供、产、销”整个价值链上的管理流程,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固化精益改善成果。
精益管理是助推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成功的法宝企业转型成功的标志是形成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新的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精益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被引入中小型企业时,首先是在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中营造精益的氛围,初步实现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的转型。在此基础上,开始应用精益的工具和方法寻找改善点(非增值环节)进行改善,通过改善建立了作业标准、优化了管理流程,相应的调整了组织结构。同时为了持续不断的获取精益管理效果,并将其改善效果固化下来,制定并优化了许多管理制度;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全员参与搞精益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与优化激励机制、绩效考核体系等绩效管理。通过这一系列的精益管理活动,中小型企业能够在内部管理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对用户、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彼此间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运营模式进行改善。能够建立精益化的、稳定的商业模式,提高全员参与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培育企业文化、减少了浪费、减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最终在新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成功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精益管理通过构建一种开放式鼓励创新的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和个人的创造性。提出和实现更多新的做法,使企业的“供、产、销”价值链实现突破,这些突破为中小型企业新的经营模式的实现带来可能。因此,精益管理可以助推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其中营造精益理念是中小型企业借助精益管理实现转型升级的基础;精益管理工具与方法是精益理念和文化在中小型企业中落地的支持;建立基于精益管理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模式是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的形成是中小型企业借助精益管理进行转型升级的结果,也是其转型升级成功的标志;将精益管理以文化的形式在中小型企业中固化下来,是其持续进行升级的活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