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审批制度是企业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之一,授权审批不当很容易导致企业管理混乱。尤其是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完善相关的授权审批制度,可以有效防范舞弊并提高办事效率。下面小编就来说说完善授权审批制度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授权审批控制常见问题授权深度:过分集权,缺乏分级授权机制或放任不管,过于放权;
权限设置:审批权限设置缺乏科学合理分析,未建立书面的审批权限要求;
审批程序:流转过程不够合理,过于冗余或者忽略风险;
责任机制:审批审核标准不清晰,审核审批的责任不明确;
操作细节:审核审批的签字授权人不明确,审批手续不完备;
例外管理:没有建立绿色通道的审核审批程序。
授权审批相信很多管理者都知道,因此他们会采用很多很复杂的流程来避免在授权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但是,虽然审批的流程很长,但是流程中的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吗?自己应该审些什么?如果在实际业务中仅仅是跟签“同意”或者“无意见”。那么这个审批流程就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上了信息系统,审批的流程也更加的快速,但是所带来的却是更多与业务无关部门也被纳入到流程当中。进而也导致了审批流程的冗长。
第三,过度的集体决策。部分管理层了为了不承担责任,一点小事情也要开个会进行集体决策,亦或者是成立一个个委员会来协助决策,进而影响了整个审批流程的进程。
授权审批控制设置基本原则授权批准控制是在职务分工控制的基础上,由企业权力机构或上级管理者明确规定有关业务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与责任,使所有的业务经办人员在办理每项经济业务时都能事先得到适当的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办理有关经济业务,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授权批准控制有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两种情况。一般授权是授予有关人员处理正常范围内的经济业务的权限,特殊授权是授予他们处理超出一般授权范围的特殊业务的权限。例如在处理材料采购业务时,企业规定材料采购员对于1万元以下的材料采购业务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决定是否采购,而对于金额超过1万元的材料采购业务必须经过主管领导批准方可进行采购。前者即为一般授权的情况,而后者为特殊授权的情况。
在进行授权控制时,应该恰当地确定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的范围。一般授权的范围不宜太大,也不可太小,如果一般授权的范围太大,会使企业领导失去对重要业务的控制,从而冒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一般授权过大会削弱内部控制制度。反之,如果一般授权范围过小,凡事需要请示、批准,使一般授权名存实亡,也会削弱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授权审批落实载体授权表作为企业授权的体现以及分发落实的载体,在整个授权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一份完整的授权体系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要素呢?
我们给大家一个参考:
1.审批的事项;
2.审批的权限;
3.审批责任人;
4.审批的职责;
5.审批的时间和效率;
6.审批的标准;
7.需要流转的表单;
8.表单的归档和备案要求;
9.绿色通道要求;
10.授权表。
总结授权审批控制是从企业高层管理入手加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途径,合理的授权审批体系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既简约又相互监督的良好工作环境,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和决策风险,提高决策的成功率,为企业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往期衔接阅读:
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防范主营业务收入错弊?
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防范其他业务收入错弊?
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防范资产负债表错弊?
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防范利润表错弊?
企业财务管理:民营企业内控常见十大漏洞!
企业财务管理:如何有效控制销售业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如何有效控制筹资活动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如何有效控制投资活动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如何有效防范营运资金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哪些业务涉及不相容职务分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