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北京治雀斑的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714638.html

非煤矿山企业主要是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企业,是指除了煤矿企业以外矿产资源开采的企业。非煤矿山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从事此项活动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监管难度大、压力大、责任大。

一、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从思想上认识不够。抓得紧时动一动,抓得松时停一停,负责人对法律法规和矿山安全知识了解不多,对下发的文件不看、不学。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经常发生,安全管理基础差、作业现场隐患多。如:大姚县金碧镇七街页岩砖厂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矿山安全知识了解不多,又对下发的文件不看、不学,监管部门通知其参加安全生产会议不参加,砖厂内工人上班期间经常不配戴安全帽。

(二)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低,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非煤矿山企业工作人员全为农民工,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常识,自身不重视,也没有能力去培训,一旦发生事故即为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最大受害者。比如:大姚县新街大古衙长岭岗石料厂安全管理人员未经安全培训,无安全管理人员证而从事管理工作。

(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主要表现在企业不按设计要求进行开采、有制度但不按制度管理、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忽视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无视监管部门安全监管工作或对监管工作阳奉阴违。如:大姚县龙街茶花箐石料厂不按设计要求进行开采形成高陡边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大姚县鑫源新型墙材厂有管理制度,但是不按制度进行管理,对员工上班期间不佩戴安全帽行为不予处理。

(四)部分矿山不按开采设计进行开采,有的擅自改变开采顺序和开采方法,有的不按核定的开采规模超量开采、越界开采,无证开采和乱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非煤矿山生产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如:大姚县新街页岩砖厂、大姚县新街大古衙长岭岗石料厂、大姚县龙街塔底砂石料厂、大姚县金碧镇七街页岩砖厂等企业不按开采设计进行开采,均存在采场台阶高度超过设计高度,工作帮坡角大于设计工作帮坡角等问题。

(五)矿山布局不够合理,缺少科学统一规划和严格控制,大矿小开问题比较突出,资源浪费较严重。虽然这些年经过专项整治,淘汰关闭了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和开采条件的矿山,但非煤矿山开采点总数仍然偏多,且布局不合理,这些小矿山多数开采不规范,资源浪费较严重,矿业经济的规模效益没有体现出来。如:全县共有32户非煤矿山企业,但大部分企业集中在金碧、龙街、新街、赵家店等乡镇,布局不合理。

(六)一些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不规范。“三同时”制度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给后期生产埋下隐患;生产期间未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未按照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治理,使生产带病运行;生产结束未对环境补偿处理,而是一走了之,留下不良环境给当地人们承受。如:大姚县龙街乡青厂洼铜矿生产结束后未对矿渣、硫酸进行处理,一走了之,对环境压力造成严重影响。

(七)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人员力量较薄弱,工作经费不足,影响了对企业安全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县乡安全监管人员普遍较少,执法所需的装备和车辆不足,且工作人员是由其他行政部门调入,非专业人员,上级部门又未开展过相关培训,对非煤矿山技术监管知识缺乏,导致执法效能不高。安全监管中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不够,出现各自为阵情况。

(八)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是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二是监管工作层层衰减;三是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不够。如:部分乡镇应急部门人员由于机构改革人员变动,且不同程度担任招商、经济发展、招商和包村挂点工作,无多余精力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二、强化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矿产资源管理。科学发展观既是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又是解决当前实践中各种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用科学发展观加强矿产资源战略规划研究,搞好宏观调控和引导,研究新的工作思路,出台政策措施,落实目标任务。用科学发展观认识资源问题,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不断加强开采管理,合理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矿业工作,建立健全有利于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与机制。

(二)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制淘汰落后技术产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进安全发展。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协调推进、密不可分的,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资金的投入。安全生产工作资金投入是整改事故隐患的基础,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不能仅靠“人防”,必须施以“物防”和“技防”,有了这一基础条件,就等于设置了预防事故发生的“保险阀”和“防火墙”。所以必须“下更大的本钱”,确保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

(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并强化隐患整改效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知、规定,企业应针对本矿山的生产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方案或工作制度,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应急救援预案“五到位”,实行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要求企业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并建立预警机制。

(五)执行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要求企业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其中地下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对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的,将按照国家规定严肃处理。

(六)强化“执法监察”工作。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涉及普法宣传、业务培训、监督检查、隐患整改、审批办证、执法监察等多个方面,但执法监察更具权威性、严肃性和强制力,对相关工作的落实具有带动和推动作用,也是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杀手锏”。一是要建立规范的执法检查运作机构;二是完善乡镇、县级部门、应急机构“联动执法”体制。

(七)坚持动态巡查,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对当地企业安全生产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和管理。按照全国、全省、全州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基层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要做到半年一次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冒险作业。

(八)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搞好安全教育培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矿山企业特殊需要,是提高矿山企业职工安全素质,增强职工安全观念的有力途径。目前矿山企业面临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同时事故处理赔偿增大到60万元人左右,所以安全生产的意识必须增强。只有认真抓好矿山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的形式,重点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才能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不断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另一方面是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培训,鼓励进一步扩大采矿、机电、地质、通风、安全等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以技术能力增强安全技术管理。

(九)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用“安全创建”凝聚共识,动员全党全社会继续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zdtz/80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