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X证书制度利益相关者及以合作为目的的博弈
1+X证书制度是涉及规划、开发和实施的系统工程,包括顶层设计与部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试点运行、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技能考核与评定等内容。要完善这项工作,厘清每个环节涉及的利益主体是关键。本文将1+X证书制度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界定为政府、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职业院校、企业和学习者五个方面。
1+X证书制度的利益相关者从主体需要出发,产生不同利益诉求,而利益诉求的差异化作用于组织内部很可能形成一种拉锯,但拉锯并不意味着矛盾和争斗,而是求同存异、平衡利益关系的合作性博弈,博弈的目的是寻求合作,结果是实现利益共赢。
首先,政府作为宏观决策者,在1+X证书制度全环节中扮演着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的角色,其利益诉求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培养复合型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是基础;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制度,实现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是关键;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产业经济跨越式繁荣是根本。
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利益诉求主要表现为社会认同度和行业竞争力提高,实现效益长足发展。
职业院校不仅参与人才培养培训的环节,也对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考核进行监督。培养知识、技能和素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提高办学质量和增强学校影响力是职业院校的主要诉求。
行业企业的最主要的利益诉求是获得与岗位能力需求精准匹配的高质量人才,以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学习者在1+X证书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他们的利益诉求是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获得更好的就业前景,实现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
二、基于利益博弈构建合作框架:关键是明确利益相关者的主体责任
(一)政府:强化监管和保障职能,加强顶层设计
政府有责任把握1+X证书制度的发展大局问题,加快推进1+X证书制度的保障和监管机制的建设。
就保障机制而言,包括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一是在政策方面,不仅要在宏观上规划好1+X证书制度从标准开发、试点运行到反馈修缮每个环节的逻辑安排,更要明确每个环节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具体职责,避免因政策缺失或政策漏洞导致主体利益失衡。二是在资金层面,为利益相关者参与1+X证书制度提供必要的经费补贴,如以经济激励手段吸引符合条件的机构申报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为职业院校对接技能等级证书和相应的师资培训注入经费保障;以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为驱动,鼓励企业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的方式,助推职业院校课程标准、教学方案等配套措施的完善。
就监管机制而言,对象覆盖培训评价组织、职业院校、企业和学习者。在培训评价组织层面,既要对培训评价组织的招纳遴选和标准制定、证书颁发等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以避免证书的过度市场化,重蹈“双证书”泛滥的覆辙,陷入“金证书”沦落为“水证书”的窘境;也要鼓励职业院校、企业和学习者以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抓手,对培训评价组织进行监督反馈,防止出现乱培训、乱发证现象。在职业院校层面,加大对试点院校的管理,既要规范现有试点院校的运行,也要鼓励其他职业院校努力完善自身条件,积极参与后续试点院校的选拔。此外,政府还应引导学习者及其他社会化机构对职业院校的试点运行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试点院校切实对接1+X证书制度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调整。
(二)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促进机制创新
培训评价组织具有社会开放性,由其作为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制定的主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化的培训评价组织应做到对证书质量和公信力负责,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培训评价组织应该具备行业背景、教育教学经验、考核评价能力三种基本属性,是一种集行业组织、职业院校、考核评价机构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组织。培训评价组织作为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开发的主体,应随岗位能力需求变化而不断进行动态完善。产业市场的日新月异必然造就企业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这就要求培训评价组织所开发的技能等级证书必须紧跟产业市场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不断完善自身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三)职业院校:全面推进四个“新气象”建设
第一,做好“新”证书的引入机制。试点院校应对接1+X证书制度的内容标准,根据证书与本校的契合度考虑引进的可行性。第二,构建人才培养“新”方案。首要工作是做好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对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要求进行深入学习。第三,打造专兼结合“新”师资队伍。一是职业院校要组建专门的1+X证书制度研究小组,组内成员应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负责研究与X证书标准相对接的专业教学方案的制订,并引领其他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扩大专兼结合的新型师资队伍的辐射范围;二是组织教师参加与X证书相关的技术技能培训,引导教师将培训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三是积极开展与培训评价组织的合作,引进培训评价组织中专业的考核师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第四,拓宽教育服务“新”面向。《方案》规定,职业院校不仅要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培训,也要面向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针对已获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成员,支持其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后,为其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这不仅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持续成长的通道,也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建设。
(四)行业企业:践行二元主体责任
首先,企业应积极为培训评价组织提供技术动态、岗位能力需求等信息。其次,对1+X证书制度的开发实践进行监督和反馈是企业的责任所在。最后,规范履行二元主体责任,企业应完善证书辨别与准入机制。企业首先要明确岗位能力需求,规范证书准入机制,避免混乱的用人机制和盲目的证书引入成为误导技能等级证书开发的信息源。
(五)学习者:转变证书学习和考核的动机
首先,学习者应转变证书获取的动机,注重自身内在素养的提高,不能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