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系统集成的出现主要是基于两点事实...
第一个事实:没有完全相同的企业,而且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差异化才能得以体现,积极的差异化是企业竭力追求的,于是需求是千变万化的。相应的,为满足企业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需求,也出现了大量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信息化厂商。
第二个事实:信息化厂商术业有专攻,没有能够满足所有需求和提供所有解决方案的厂商。因为企业存在各种类型和深度的需求,种类和数量极大,使得大多数信息化厂商都只能聚焦于某几个市场,虽然也有如SAP、Oracle这样的国际化巨头拥有非常全面的产品线(如感兴趣请浏览:全球ERP软件市场份额排名简述,其实很多产品也是逐步收购逐步整合的),他们在若干核心产品上全面领先,但他们也不能覆盖企业所有的信息化需求,在某些领域,巨头的方案不一定是最领先的和适用的。
基于以上两点事实,企业种类繁多的需求往往不能通过一套系统或者一个厂商满足,那么就需要系统集成了。为此,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应用特点,产业内出现了各种集成方案,下表是各时期开始出现的集成技术及其特点。
我所在企业的信息技术部门在系统集成方面的实践即契合这个发展过程,我司信息技术中心的前辈曾承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中电EDI应用系统项目,然后我们自主开发外贸行业ERP系统时三层C/S架构及相关功能集成使用了RPC等技术(如对此过程有兴趣请浏览:《一个人的ERP》),几年前以SAPERP系统为核心SOA集成多个异构系统时应用了ESB、MDM(如感兴趣请浏览:主数据到底是什么?史上最简版介绍来了!后边也有扩展内容哦)等系统。
系统集成的应用场景极为常见(如感兴趣请浏览:从中国CFO年度人物评选浅看各家信息化):
例如ERP等系统的审批流程功能通常较弱(实践中发现,包括一些HR、预算等系统自带的流程功能也远比不上OA等系统),那么可以集成工作流管理系统BPM或OA系统打通包括ERP在内多个系统之间的流程;
例如ERP系统套装模块的功能不如领域专业化软件强大或易用(如资金管理、HR等),那么可以集成专业的相关软件实现更完善的功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例如生产管理需要深入到车间层面,那么ERP就与制造执行系统MES集成,如果希望进一步增强生产排程,可以再集成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APS;
还有大量SRM、CRM、PDM、PLM、WMS、EPM以及更多的细分领域的专业化系统,往往都需要集成在一起使用;
还包括企业与银行系统(如感兴趣请浏览:简述银企直联的建设和使用)、与政府系统的集成;工业、物联网应用中智能硬件设备与各个系统的集成,等等。
如下图是一个常见的异构多系统集成应用的示例。
具体在系统集成中,集成技术本身通常不是问题,难点往往出现在功能架构设计和集成实现方面。
挑战首先来自于功能架构设计,如上,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往往需要多个系统协作实现,除去多年前信息化早期时因为多种原因造成的“烟囱”外,现阶段各个系统的互通互联,数据的共享和重复利用等已是业内共识,系统集成的着眼点早已不是解决独立系统间数据交换这类问题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