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为何失败

导读:本文正文共计字,预计阅读需要22分钟。建议您耐心阅读完毕,全是满满的干货!

经典案例

首先笔者与大家分享几个企业信息化的经典案例:

A企业:

计划要搞信息化,考察了国外一家通用ERP厂商在国内的样板用户,觉得被考察的企业应用效果还不错。但是当双方签完商务合同,甲方付完首付款乙方交付团队进场后,该企业发现此厂商安装的软件与去考察企业使用的模块、功能、业务流程几乎完全不一样,业务部门和企业领导的重大关切点几乎均不能满足,支撑不了企业的实际业务运营。此时该企业的相关人员去了解才发现,去考察的该家企业养了一支庞大的技术开发团队,在该国外厂商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上连续开发了十几年,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开发资源才有当下的实际应用效果。该企业出于无奈,只能再去选一家行业的业务管理系统及MES系统,并且两套系统同步实施。第二家厂商通过曲折的招标程序选定后开始交付时,发现问题又来了,原来负责ERP系统的项目团队和后来负责业务系统及MES的项目团队不是一拨人,前者由财务部门主导,后者由生产部门主导,这两个项目组还互不联系,甚至相互都不能参与对方的项目会议和流程、方案的讨论。技术部门、生产部门认为原来选定的系统,仅仅就是为了财务月底结账收集结果数据用的,没有解决生产运营的问题,反而增加了各个部门的工作量,就是一个累赘;财务部门认为财务总账系统用的国外这家ERP系统的,财务数据需要的数据必须在ERP系统中,从而不认可业务系统和MES系统的数据,要让生产部门重复在ERP系统中录入相关的数据,仅仅就是为了财务月底算账用的,最终两个项目均陷入困境。A企业信息化陷入困境,典型的缺少规划,在系统和供应商选型环节也是存在重大瑕疵的。

B企业:

考察了多家信息化系统厂商,最终选择选择了其中一家的系统,当商务合同签订完成,甲方付完首付款乙方的交付团队进场开始调研,双方完成了业务蓝图的确认,甲方按合同约定支付了第二笔费用。但是系统上线前的测试阶段,甲方的业务部门和公司管理层发现各自的重大关切点基本没有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yszd/77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