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得记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党中央围绕着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制度建设与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财政资金管理与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是推动国家治理水平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探索,对于提升政府财政管理质量和效率以及促进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与作用,这也是本文探究的重点所在。
一、财政资金管理与政府会计制度完善的重要性
(一)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财政管理是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公共资源分配质量和效率、确保资本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非常注重国家治理能力的建设与提升,政府会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推动经济领域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抓手。第一,从财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实行跨年预算平衡机制能够有效解决政府财政赤字等问题,从而建立和实施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来提升政府财政的收支管理水平。第二,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将自然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数据指标融入到会计制度的相关业务工作之中,从而让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效果得到更加全面合理的衡量与评估,并对经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政府会计工作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这样便能够为经济体系的优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也就为推动我国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优化政府决策效能
财政是国家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和命脉,国家财政体系改革必然会重点涉及财税领域的相关制度改革。从年起,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进行了一系列安排部署。根据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政府财务报告中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业务职能存在着逐渐分离的趋势,这样一来政府会计的预算水平和财务信息编制质量便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体现。从年1月起,新修订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开始正式执行,在该制度的约束和督促下,政府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对自身所涉及的业务事项进行核算,并编制成财务预算报告。这样便使政府会计的职能履行更加科学细致,为财政体系的改革完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权责对等的财务报告工作机制和模式下,为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在政府以往的决策管理过程中,往往没有科学翔实的方案来作为参考和依据,从而也就容易出现决策的盲目性,导致行政管理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且在决策失误发生后,往往也没有对责任部门进行严格的追责,从而导致盲目决策的现象大量发生,造成公共财政资金、资源的极大浪费。而现今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则具有明显的权责对等的特征,对官员的政绩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对于决策失误的责任人要给予相应的追责处理,这样便有效确保了公共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国的独特国情决定了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发展与基础社会建设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政府会计制度的完善和财务报告质量的提升可以为政府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如图所示)。
(三)强化财政透明实施
我国在向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不断迈进的必然趋势要求下,政府必须提升财政管理的透明度,确保财政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合法的状态。根据有关专业理论可知,政府必须定期将财务预算执行、账户信息、绩效评价、审计等业务信息面向社会予以及时公开。而以往仅具备收付功能的财务核算制度无法获得全面细致的财务信息,这也就导致部分资产负债项目的相关财务信息数据存在着弄虚作假的嫌疑。上述不良问题都导致无法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绩效进行准确的考核,让社会大众无法有效参与到财政监督中来,从而给地方财政管理能力和效果的提升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甚至使大量的违法违纪现象得不到及时发现,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惩治。而在新一轮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下,政府会计系统的建立和运用能够让政府资产、负债等相关信息得到全面准确的公开,为社会大众有效参与到政府财政管理的监督中来创造了便利条件,从而有利于廉政高效政府的建设与打造。
(四)降低地方债务风险
我国地方政府所开展的各类融资活动,都需要履行按时付息、到期还本等义务。如果发生违约行为,那么将会对负责贷款融资的金融机构的经营秩序造成严重冲击和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地方政府的融资缺乏丰富的正规渠道,从而为后期债务风险的产生埋下了较大隐患。有的地方政府刻意采用隐蔽的手段进行举债,运用了存在违规违法嫌疑的融资手段,这也是导致政府财务风险隐患增大的重要原因。而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社会大众能够通过规范的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财政管理的相关信息数据,为充分履行监督责任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这样便有效实现了政府融资行为的阳光化,防止政府不合理的财政管理行为对公众利益造成的损害。
二、财政资金管理与政府会计制度的完善路径
(一)建立权责核心
为确保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得到更加准确真实的体现,必须将职责对等引入到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中来,增大会计业务工作范围,让会计核算的内容更加全面。另外,政府会计还要学习和借鉴企业会计长期实行的实质大于形式的理念,这样可以使政府的资金支出记录与实际业务处于一致状态。首先,实行职权对等的政府债务清算管理机制。在以往,具备单一收付功能的财政核算机制,无法充分体现出“隐性债务”问题。而权责对等的引入,要求不管是否属于实际收付类型的债务都要在会计报表中予以详细记录,这样诸如贷款拖欠、债券违约延期支付等不良隐性债务问题便能够清晰准确地体现出来。其次,职责对等引入跨年度采购业务。受以往收付实现制度的影响,政府跨年度采购业务存在较多问题。例如,采购费确认不具备较强的可信度,难以准确把控成本费用问题,为平衡预算带来一定困难。而权责对等制度的运用,可以让发生的成本费用得到及时准确的体现,为对政府财政工作做出准确合理的评价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提升了考核评价工作开展的效率。需要强调的是,该项制度改革应当先行选定试点进行试行,待试行效果极为理想再在全国各地广泛推行。
(二)完善财务报告
政府财务报表除了为领导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之外,还应当向社会及时公开,以便社会大众及时了解政府财政管理的相关工作信息。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下,社会大众会更加 (三)提升评价质量
完善绩效考核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政府会计所从事的业务大多属于预算会计的岗位职能,将工作精力放在项目平衡预算以及满足各部门资金需求等方面,对目标对象的资金使用过程和效果缺乏动态化的 (四)扩大核算内容
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在平衡预算决算、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为此,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打造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重点
三、结语
总之,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提升政府财政管理水平的关键步骤和途径。本文在分析总结财政资金管理与政府会计制度完善重要性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财政资金管理与政府会计制度提出笔者的思路和看法,希望可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