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大趋势,发电、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造纸、民航等能耗和排放较为集中的行业,为帮助相关企业及咨询机构深入了解碳交易机制设计原理和关键要素、理解碳交易带来的风险和机遇、明确参与碳交易市场的主要环节和交易手段、掌握碳交易的基本策略,学习大型央企碳管理经验。特推出
碳市场机制与企业碳管理
3月23-26日线上直播培训
可回看
培训内容
模块一中国碳市场政策背景与低碳发展
全国统一碳市场建立政策背景解读
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最新进展与展望
全国统一碳市场政策支撑体系解读
模块二碳交易机制基本原理与核心要素剖析
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法
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基本流程
中国自愿减排CCER项目与抵消机制案例分析
碳市场注册登记系统、排放报告系统与各交易平台简介
模块三企业碳管理策略与实践
重点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与低碳技术创新实践
企业参与碳交易策略分享及碳管理典型案例解析
企业碳金融创新实践
企业碳管理信息平台应用实践
模块四环境权益交易与绿色投融资
环境权益交易体系总体介绍
用能权交易制度设计与试点实践;
排污许可制度与排污权交易;
绿色投融资工具与实践
模块五模拟互动
企业碳配额盈亏测算模拟互动
碳交易模拟互动线上实战(初级)
碳交易模拟互动线上实战(高阶)
培训对象
1.纳入国家统一碳市场及试点碳市场控排企业的相关碳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电力、能源管理相关人员;
2.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负责低碳发展与管理的相关人员;
3.金融机构、高校、科研单位、碳资产管理公司、电力交易公司等技术支撑机构相关人员;
4.对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中和战略、用能管理感兴趣的其他人员。
培训介绍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目标任务的收官年,也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启动碳交易的关键年。年12月26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视频会议强调,要组织落实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测试相关准备工作,年10月至11月间,生态环境部组织召开17场“碳市场配额分配和管理系列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类主体的参与能力和管理水平。
面对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大趋势,发电、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造纸、民航等能耗和排放较为集中的行业,未来将面临“碳约束”带来的新挑战。全国碳市场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如何制定,MRV规则及第三方核查机构如何监管,优先启动的电力行业配额分配方法以及行业基准值如何确定,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降低企业履约成本或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等等,均是碳市场各相关参与方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