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建立土地规划公共资源信息预告制度的目的在于突破地域壁垒、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将土地规划和资源利用等信息,迅速、完整地告知大众和企业,使公共资源配置更加透明化、规范化,营造城市良好的营商环境。信息预告既是公共资源交易的前置程序,也是完善公共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的源头,是提高城市发展质量进程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土地规划公共资源信息预告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信息预告时间相对滞后。许多开发企业无法提前从官方渠道获知意向地块周边路段的标高、水电管网等信息,导致前期方案设计工作进展缓慢,进而促使后续施工延误造成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土地出让公告的时限不够宽裕,有意愿的公司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土地出让的业务操作流程。
第二,尚未完善“一站式”查询的统一平台。目前,各区(市、县)自然资源管理和规划部门的土地储备、用地管理、标准地价、招投标等信息,以及地铁、市政、交通等相关部门的有关信息当前都是自行发布,信息格式、发布渠道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还未能为公众和开发主体提供“一站式”查询的统一平台。
第三,信息公开的方式不直观,查询不便捷。一是规划信息的展示形式不直观,这导致企业在搜集某宗具体地块的规划信息时比较困难。二是缺乏移动客户端查询载体,信息公开的灵活性和便捷度有待提升。
二、全流程信息管理的制度实现
(1)对全市域的土地规划信息进行整合,统一发布。这是一项基本的后台工作,建议从三方面落实:一是对各区(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内部、已具备整合条件(标准基本一致)的土地和规划信息进行整合,如地价、可供用地、已批控规信息(未批控规状态)等;二是对目前各区(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内部标准尚未统一的土地规划公共资源信息,建立统一的预告标准和格式,然后进行信息整合,统一发布;三是加强部门协同与信息共享,实现自然资源规划与地铁、市政、交通等其他部门相关信息的整合。
(2)创新土地规划公共资源的预告方式。定期举办土地推介会,这一方面可以借鉴上海经验,采取面对面的形式提前披露最新入市地块的信息,现场可预留时间接受参会企业的提问。如此一来,既可以精准迅速地向企业传达近期土地供应信息,多方面了解市场需求,合理掌握土地出让条件和后续供应节奏;也方便政府和市场主体进行沟通交流,为意向企业提供充分的投资决策期。
(3)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以友好的界面进行展示,突出可查询功能。这项工作可以理解为展示性的前台工作。我们可以借鉴深圳、上海在信息预告手段和载体形式上的创新经验,开辟信息预告的两个渠道:一个渠道是市一级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网站。另一个渠道是开发一个app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