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职典她知”,作者:越女
分工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单位视察演习情况,发现几个单位在演习中有一个共同的情况:演习中,始终有一名士兵站在大炮的枪管下,他一动也不动。经询问,答案是:这是演习条例规定的。本来,条例遵循的是马拉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管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火炮发射后坐力造成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个角色了。但是规定没有及时调整,还有不拉马的兵。这名军官的发现为他赢得了国防部的认可。
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出现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像一台巨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热爱工作,努力工作,公司的机器才能运转良好。公司在发展,管理者要根据实际动态及时调整人员数量和分工。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团队中有人,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工资损失,还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失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的整体下降。
2标准
有个小和尚,扮演打钟的角色。半年后,他觉得很无聊。“出家每天打卡”。有一天,主人宣布要把他调到后院去砍柴挑水,因为他没有资格打卡。小和尚不服气的问:“我敲的钟不是又准时又响吗?”老主持人耐心地告诉他:“你打的铃虽然很准时很响,但是空落落的,没有感染力。钟声是为了唤醒沉迷的众生。所以,钟声不仅要响亮,还要浑圆、厚重、深沉、悠远。”
这个故事里的主持人犯了一个常识性的管理错误。“出家天天打卡”是主持人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知道进寺那天打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不会因为懈怠而被辞退。工作标准是员工的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一致,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由于缺乏参考,员工很容易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变得自满,导致工作懈怠。工作标准尽量数字化,与考核挂钩,注重可操作性。
3体制
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喝一桶粥。很明显,每天的粥不够。一开始他们抽签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转一粥。所以每周他们只有一天吃饱了,也就是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选举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来分享粥。权力会导致腐败,大家开始想尽办法讨好他,贿赂他,弄得整个小团体烟消云散。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粥委和四人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粥凉在嘴里。最后我想出了一个办法:轮流分粥,但是分粥器要等别人把剩下的最后一碗挑出来。为了不吃得最少,大家都要尽量拿个平均分。即使参差不齐,也只能认。大家都很开心很善良,日子越来越好。
管理的本质在于“理”,而不在于“管”。经理的主要职责是建立一个“轮流分粥,分完再拿”这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来管理自己。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和个人的利益,使个人利益和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责任、权益是管理平台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责任缺失,公司会产生腐败进而衰败;权利缺失,管理者的执行就成了废纸;缺乏兴趣,员工会失去积极性,无所事事。管理者只有搭建起“责、权、利”的平台,员工才能“跨海而展”。
4表率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叫李离的监狱官。他在审理一个案子的时候,听了下属的一面之词,导致一个人死亡。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为自己的死赎罪。晋文公曰:“官有高低,刑有轻重。况且这种情况下的主要过错在于下面的工作人员,并不是你的错。李离说:“我通常不会告诉下面的人我们一起当官员,我们也不会和下面的人一起拿到去分享的工资。既然犯了错,把责任推给下面的工作人员,我该怎么做?".他拒绝听晋文公的劝说,死于剑下。
在自己面前要正直,提前做人。管理者要想管理好下属,就必须以身作则。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我们不仅应该像我们的祖先李离一样勇敢为我们的下属负责,而且应该把一切放在第一位,严格要求自己,做我们不想做的事。一旦在员工中树立了榜样的威信,整个团队就会齐心协力,大大提高整体战斗力。得民心者得天下,做一个被下属敬仰的领导,会让管理层事半功倍。
5竞争
数百只梅花鹿在外国森林公园被养殖。虽然环境安静,水草丰沛,没有天敌,但几年后鹿群没有发展,反而生病死亡,甚至出现负增长。后来,他们买了一些狼,放在公园里。在狼群追逐和捕食它们之后,鹿不得不紧张地逃跑。结果,除了老弱病残这些被狼捕食的人,其他鹿的体质也在日益增强,数量也在迅速增长。
滚石不生苔。人天生就有惰性。没有竞争,他们就会固步自封,睡在自己的信用账上。竞争对手是追逐梅花鹿的狼,让梅花鹿时刻知道狼和同伴的位置。跑在前面的梅花鹿能得到更好的食物,跑在最后的梅花鹿成了狼的食物。按照市场规则,“第一只鹿”将得到奖励,“最后一只鹿”将被市场淘汰。
6沟通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去看望一个孩子,问他:“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孩子天真地回答:“我想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过太平洋,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孩子想了想,说:“我先告诉飞机上坐着的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我就挂好降落伞跳出去。”当现场的观众大笑时,林克莱特继续看着这个孩子,看他是否是个聪明的家伙。出乎意料的是,孩子的眼泪夺眶而出,这让林克莱特意识到孩子的同情心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所以林克莱特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真诚的想法:“我要加油,我要回来!"。
你真的明白你的人在说什么吗?你也习惯性地用你的权威打断下属吗?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下属没有时间完成自己的事情之前,就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评论和指挥。回头想想,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去做吗?打断一个人的话,很容易做出片面的决定,另一方面也让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长了,男人就不再有兴趣把真实信息反馈给上级了。当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时,领导者在决策中就变得“孤独”和“盲目”。与下属保持顺畅的信息交流,会让你的管理层感觉如鱼得水,从而及时纠正管理上的错误,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制度。
7指导
一次,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扮演了一个古代徒步旅行者的角色。上台前他故意解开鞋带,试图表现人民长途跋涉的疲惫。碰巧那天有个记者去后台采访,看到了这一幕。演出结束后,记者问勘弥:“你当时为什么不教学生?他们没有松开鞋带。”勘弥回答说:“有很多机会教学生表演技巧。在今天的场合,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他们保持热情。”
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学习有利于提高团队执行力,增强团队凝聚力。手把手现场指导可以及时纠正员工的错误,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指导一定要讲究技巧,就像康米大师一样,保护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必须避免基于经验的指导,并应切实激励员工提高职业素质。除了现场指导,还可以综合运用培训、交流会、内部刊物、业务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积极的学习团队。
8锻炼一个人在山顶的鹰巢抓住了一只小鹰。他把小鹰带回家,关在鸡舍里。这只小鹰和小鸡一起啄食、嬉戏和休息。他认为自己是一只鸡。老鹰长大了,长满了翅膀。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但因为整天和鸡混在一起,它变得和鸡一模一样,根本没有飞翔的欲望。大师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没有效果。最后,他把它拿到山顶,扔了出去。老鹰像石头一样直直地掉了下来。慌乱中,它拼命拍打着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
每个人都想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下属也不例外。给他们更多发挥才华的空间,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支持。不要害怕他们的失败,给予适当的扶持和引导,放开你手中的“鹰”,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空翱翔。如果你是猴子,你会给他们一座山来折腾。如果你是一只猴子,你会给他们一条大河来折腾。他们的成长会给你的工作带来更大的贡献。他们的成长会把你推得更远。
—THEEND—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