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企业管理a

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起步于年创立的工业外贸专业,年成立经济管理系,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现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管理工程、会计、金融、物流等6个系;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工程管理、金融工程、物流工程等7个专业,在校生近人;拥有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金融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综合仿真实验室,以及院务办公室、学生办公室、图书资料室、双创活动室等。

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吉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被评为A类,是参评的22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仅有的4个A类专业之一,年被评为吉林省一流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在年吉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被评为B类专业。年和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连续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年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十二五”期间学校特色学科。年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十三五”期间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年化工经济贸易和化工企业管理两个二级学科方向开始研究生招生。

学院秉承学校“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班子团结务实,教师爱岗敬业。秉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和面向学生的“三个面向”办学理念,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形成校内实验、学科竞赛和校外实习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创新毕业环节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办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多年来,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ERP比赛、市场营销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大赛、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以及“互联网+”等学科竞赛,并获得数十项国家及省级奖项。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办学质量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好评。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届毕业生考研率接近7%。

多年来,教学院坚持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发展方向,立足吉林,面向全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侧重为各类企业用人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总计培养了近名高素质的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分布全国各地,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简介

吉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十二五”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该学科始终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将研究力量和研究方向聚焦传统及新兴化工产业,在化工过程开发及过程优化与节能、化工精细化学品及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开发、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开发等研究方向上具有明显优势,已形成了校企紧密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批准,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该学科由石油化工学院负责统筹管理。

研究方向

1.化工工程技术开发与设计。主要从事新型化工分离技术、反应器设计技术和新型分离装备及构件等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2.化工工艺技术开发与过程优化。主要从事化工系统工程技术、化工过程模拟分析及优化、化工生产成套工艺设计及工艺包开发等。

3.精细化学品及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开发。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合成及应用、多相催化及催化材料、纺织化学品与染整及其配套工艺技术开发及应用。

4.环境污染防治及废弃物资源化。主要以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手段,以“三废”治理、生态保护为主要研究目标,对各种污染物治理及资源化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研究,达到降低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目的。

5.生物反应与分离工程。通过过程工程和代谢工程研究方法,研究生物反应工艺,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分离纯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研究天然产物的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

6.化工企业管理。主要针对化工企业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活动及企业员工的人才规划与战略、职位分析与设计、能力建模与配置、职业发展与培训、薪酬激励与福利、绩效考核与评估、劳动关系与安全等方面进行研究。

7.化工经济贸易。主要针对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效应、化工产业的组织、化工产业的布局、化工产业政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分析、市场有效性、证券评估、资产的组合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师资队伍

本学科目前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0人,博士34人。师资队伍中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人才1人、吉林省安全专家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人,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2人。

韩丽姝:教授,吉林省教学名师,省一流专业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省级金课负责人,吉林市社科学术带头人,吉林省教育专家,全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0余项,其中省级重点课题7项;作为独立或第1作者在《中国大学教学》、《辽宁教育研究》等期刊共发表高质量教研论文20余篇;作为重要参加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作为主持或参加人获学校教学成果5项。

刘元春:教授,硕士。主要担任管理学的理论教学工作,同时承担学年论文,认识实习,毕业论文及课程设计和相关综合模拟实验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屡获殊荣。主持参与多项科研和教研项目20余项,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刘世刚:教授,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工作。同时承担学年论文,认识实习,毕业论文及课程设计和相关综合模拟实验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获得多个省级奖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吉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项,主持吉林化工学院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26篇。

张立巍:副教授,经济学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校学术带头人,校教学骨干,校优秀科技工作者,省名师工作室、省一流专业主要成员,校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国际商务联席会议委员,吉林省电子商务学会理事。主讲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主要从事化工经济及企业管理研究。主持、参与的咨政建议报告多次获得吉林省省长和常务副省长批示,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6篇,核心期刊以上19篇,主持8项教研课题,其中4项省部级教研课题,主持10项科研课题,其中4项省级课题,主编教材1部,主持获得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1次,吉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次,校教学成果奖3次,荣获校微课教学设计竞赛一等奖,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7项,学科竞赛8项。

王立霞:副教授,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讲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统计学、电子商务等课程。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各类项目10余项,其中省社科联项目1项,吉林省社科院项目1项,吉林市科技局项目1项,校级重大项目1项。主持教研项目5项,其中教育部产教合作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刘刚:讲师,经济学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任吉林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主讲计量经济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保险学等课程,主要从事企业投融资的研究工作。完成及承担各类项目20余项。其中科研项目:主持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吉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1项。教研项目:主持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主持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

臧泽华,副教授,硕士学位,学校教学骨干、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会计学专业教学,发表核心论文3篇,主持吉林省社科联项目1项,高教学会和社科院项目各1项,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吉林省说课大赛三等奖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主持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参与教研科研项目数10项。副主编《会计学原理》和《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各1部。

张磊,女,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吉林化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系主任,省级精品课成员,省级一流专业主要建设者,校级品牌专业成员,校级优秀课负责人,主编《国际贸易实务》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论文2篇,CSSCI论文2篇。获得吉林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参与人,主持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主持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校级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创比赛等,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金艳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毕业于日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主讲会计学、国际金融、商务日语等课程,指导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商业银行业务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从事:1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及融资环境;2日本企业文化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症结研究”、“日本创业环境研究”等科研项目4项,发表“从系统环境观和供需理论谈动态的创业环境”、“日本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文化理念”等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核心论文3篇,主编公开出版教材1部。

郭爽,讲师,经济学在读博士,本硕毕业于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研究方向网络营销及新媒体运营,主要研究现代网络营销环境下新媒体营销的方法及产品运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校级科研项目4项,省级教研项目2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

于丞,副教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发表核心以上论文4篇,主持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教研科研项目数十项。副主编《国际贸易实务》教材1部。

禹英花,讲师,吉林大学管理学在读博士,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工程系主任。主讲供应链管理、经济学原理等课程。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及应用研究。主持各类项目6项,其中横向项目1项,科技成果转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篇,CPCI收录3篇。

樊涛,副教授,法学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企业管理等课程,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5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各类学科竞赛获得诸多奖项。

杨登,副教授,工学硕士,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主讲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主要从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和深度机器学习的研究。共主持和参与项目22项,其中省部级1项,厅级3项。共发表论文14篇。

王伟,副教授,管理学硕士,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主讲运筹学、ERP软件、ERP原理、物流运筹学等课程。主要从事:1、ERP软件的实践应用研究;2、运筹学应用研究;3、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完成及承担各类项目5项,其中厅级课题1项。发表了1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核心论文2篇。

韩冰,男,讲师,博士研究生,吉林化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主讲课程有《国际商法》、《西方经济学》等,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各类科研教研项目5项,出版教材1部,专著2本。在韩国产业经济学会发表1篇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关学术论文,多次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南花英,讲师,工商管理博士,毕业于韩国岭南大学,学术研究兴趣与领域是公司治理、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财务会计。

柏丽,毕业于南开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在读,讲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工作。省级精品课、优秀课、金课主要参与人。主持省部级教科研项目2项,主持参与校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国际贸易实务》、《海关报关实务》教材两部。

科学研究

近五年来,本学科获科技成果奖14项,其中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吉林省高校科学技术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篇,其中SCI、EI、ISTP收录文章61篇;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14部;授权专利5项;各类科研立项总数达到项,科研经费0多万元。

科研平台

吉林省化工过程优化与节能科技创新中心

吉林省化工分离技术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化工分离技术与节能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水处理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分院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研究基地

实验条件

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实验室5个以及建设中的工商管理学科数据分析与决策平台,分别是跨专业综合模拟实验室、经管综合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物流实验室、金融实验室。

1.跨专业综合模拟实验室

硬件:计算机84台、服务器2台

软件:跨专业校内综合实习平台软件V5.0、贝腾创业之星软件、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等软件、ERP沙盘课程软件共20个模块。

面积:.53平方米

设备总值:.26万元

2.经管综合实验室

硬件:计算机79台、服务器3台

软件:pkpm施工造价系列软件、国泰安单证模拟实训教学软件V2.0、国泰安市场调查分析实训系统软件V2.0、国泰安大客户销售实训软件V4.0、国泰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教学软件V2.0、国泰安纳税筹划实训教学软件V2.0等模拟教学软件;共28个软件模块。

面积:.71平方米

设备总值:82万元

3.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

硬件:电动幕布、财会模拟实验室设备台54座、计算机1台

面积:57平方米

设备总值:5万元

4.金融实验室

硬件:计算机94台、服务器1台、18块led的大屏

软件:拼接控制软件、虚拟交易所软件、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教学软件、万能大屏幕管理等软件共18个软件模块。

面积:.53平方米

设备总值:万元

5.物流实验室

硬件:RFID打印机、自动化仓库、重型横梁式货架、重力式输送线、中央控制柜、摘取式电子标签、手动液压托盘堆垛搬运车、工业级AGV小车。

软件:全国物流大赛配送优化软件、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仓储管理软件、运输管理软件、海关物品识别软件、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软件共6套。

面积:.8平方米

设备总值:.62万元

6.工商管理学科数据分析与决策平台

硬件:计算机80台、服务器2台

软件:该平台主要包括三个模块:数据统计商业建模平台、工商管理及决策平台、决策数据科研分析平台共计18个软件模块。

面积:平方米

设备总值:.75万

招生目录

-韩老师

出品

经济管理学院新媒体中心

编辑

王可

审核

孙洪洋

微博吉林化工经济管理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zdyj/52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