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铁路运输处职工上下班途中交通

为了进一步加强职工上下班期间的交通安全工作,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工上下班途中交通安全管理

1、自觉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知识,接受单位组织安全培训教育。

2、职工上下班应按合理时间、合理路线往返。

3、驾驶机动车上下班的,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不得无证驾驶机动车。

4、驾驶摩托车、电动车上下班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行驶。

5、驾车人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要驾驶安全设施不全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

6、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7、驾驶人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电动车不得在机动车道内行驶。

8、按规定停放车辆,驾驶员离开车辆时应对车辆采取制动措施,并确认停车安全,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9、各单位对职工上下班自驾车、摩托车、电动车进行分类统计(附表),并根据自身情况组织安排道路交通安全培训。

二、职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

1、职工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后,除了应紧急抢救受伤人员外,要保护好事发现场,迅速拨打“”电话报警,并于第一时间由本人、亲属或他人向单位汇报,所属单位负责人接到汇报后,立即向调度所汇报。

2、处调度员接到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汇报后,根据处值班领导安排必须在12小时内汇报到集团公司调度室;安监处根据处领导安排和具体情况必须在24小时内用“事故快报”电传报安监局(监管局)。

3、发生交通事故报警和向单位汇报时,要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情况和造成的后果。

4、因事故受伤就医时应向医务人员讲清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以便及时医治,并保管好所有的就医证明材料。

5、发生交通事故需申报工伤时,应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非本人主要责任(包括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三、有关要求

1.加强教育。各单位要组织交通事故警示教育和安全培训,使职工熟悉交通法律、法规及高温雷雨天气下安全驾驶操作规范,提高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加强管理。各单位要根据职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对职工全面排查,列出交通安全高危人员,实行重点管理。同时与所有驾车(机动车、摩托车、电动车)职工签订上下班交通安全承诺书。

3.加强引导。有通勤班车的,应适当调整通勤车的班次,职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乘坐通勤班车,尽量使职工能乘班车上下班。遇雷雨等极端天气,单位应集中安排休息地点,并配齐避暑设施,避免职工回家途中发生交通意外。

4.加强督查。各单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特别是科段、班组管理人员要经常性检查驾车人员是否系安全带、戴安全帽,违反规定严肃处理。

5.事故抢救。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积极组织抢救,并按照集团公司、处规定及时汇报。

铁路运输处

编辑:陆超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介绍
白癜风的病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zdyj/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