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公司的死亡清单

文|牟頔

来源|混沌大学(ID:dfscx)

本文由混沌大学(ID:dfscx)授权转载。混沌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互联网创新大学,遍邀全球名师,拓展认知边界,奉献最专业、最实用、最顶级的互联网创新课程,陪伴这个时代最有梦想的人,早半步认知这个混沌的世界。

这是米未传媒联合创始人、《奇葩说》缔造者牟頔在混沌创业营的学习分享。

牟頔说,内容是一盘慢生意,所有以内容驱动的公司,最终可能都会像一个生态系统,“土壤”的厚度和源源不断的创意决定了产生优质内容的概率。

牟頔在混沌创业营学习分享

很多人问我,对内容行业的理解是什么。广义上来说,内容行业覆盖面太大,但是我想讲的是自己所处的,以内容创作本身为驱动力的内容公司。

如果一定要给自己找个榜样,迪士尼其实是我们这一类内容公司的典型标杆。我们研究了迪士尼很久之后,发现其实没有办法用一两句话概括迪士尼的成功。

但有一句有用的废话,对迪士尼了解越深,就越触动我,他们今天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没有死:每次重要的方向性选择上,都没有犯致命的错误,最终活到了竞争对手的前面,把他们熬死或者收购。

内容其实是个非常传统且长周期的生意,内容公司很难轰然倒塌。内容行业,其实比的是谁在漫长的岁月里活得久,只要活下去,就会有可能。

所以我选择了用逆向思维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样的情况,企业会死掉。就像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说的,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为什么内容生产没法谈规划?

在搞清楚内容公司怎么死之前,我们得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好内容的本质是什么?

《奇葩说》、《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等最近被誉为内容行业里的优质产品,他们的类型、表现手法、制作流程、团队、甚至商业模式都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除了这些表象之外,背后肯定有东西是相通的。

我思考后的答案是,它们最终都是通过触达人的情绪和情感去实现自己的产品价值。内容触达的人群范围越大,情感层次越多,程度越深,带来的价值越大。

比如说,作为观众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大笑的频率、哭泣的次数、抽搐的程度不同,最终对这部电影的传播贡献是非常不同的。

内容的本质是情感共鸣和情绪共振。内容的底色是感性的。虽然对人群的研究可以成为理性的方法论,但内容本身必然只能是一个慢生意,并且是一个自下而上长出来的非标准化生意。

我曾向新丽传媒的黄澜老师请教推进产品节奏方面的经验。她是《我的前半生》、《虎妈猫爸》、《如懿传》的制片人。她每年年初会筹划几个作品去布局团队,但总有不可预知的情况。

比如《我的前半生》编剧工作就用了三年才结束。很多作品经常写着写着,会发生一个编剧离婚了,一个编剧失恋了,一个编剧抑郁了,作品就因此停滞的状况。

内容创作就是这么一个因人而异的工作,人的各种意外可能就是这个产品的“黑天鹅”事件,根本无法规划和预期。所以最近在看《反脆弱》的时候,内心很有感触,在不确定性中受益真的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练的功力。

内容公司最终都是生物型组织

作为一家内容公司,活下去的必要条件就是提高好内容产出的概率。

在混沌创业营的学习中,生物学思维对我的触动很大。内容生产组织更多需要生物学思维去架构,要尊重本身的生存竞争的规律。

比如我最近思考最多的是,不能让《奇葩说》成为系统中阻碍其他产品生长的“大树”。如何激励公司内其他独立小团队,向上成长,而不是限制他们。

现在中国的内容行业整体水平还非常低,但也已经出现了像《白夜追凶》、《无证之罪》这样高制作水准的网剧,也有像壹心娱乐、泰洋川和这样的优质经纪公司,已经被市场验证了的动画工作室,以及像米未这样不断迭代的内容公司……

这些公司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以深度的理性思考去指导感性创意的产品化。二是其背后都有一个底层的商业逻辑去运营自己的生意。这构成了中国优质内容公司的新起点。

比如,对人群的深刻研究,成为了内容产品的方法论之一。

我们试图从生物学角度理解所有感性的成分,羡慕和嫉妒的触发机制是不一样的,各类情感的烈度也分层次。这让我们有了一些信心,内容产品也是可以找到更深的方法论,可以用更理性的方式去指导。

米未现在的核心业务中,70%是综艺,20%是创新型作品,同时也在尝试音频、短视频、游戏,还有内容的衍生经济包括艺人经纪、电商和KOL。在这些业务里面,米未提取出两个核心要素:

第一,找到能够持续自我更新的内容创作者。

第二,内容生产平台进行标准化流程下的非标准化生产。

在这个逻辑里,我们形成了“赋能体”和“内容体”两个模块。

赋能体构建了一个地球或者叫土壤,包括市场、营销、制片、后期、数据、发行、Casting等系统,是根据实际情况内部自我迭代和更新的封闭系统。

内容体是长在地球土壤上的生物,完全开放,几乎都是由创意驱动的。

在这个地球上,不能有一个庞然大物遮盖住所有的阳光、空气和水,不然其他内容只能长成矮小的灌木丛。过去两年,《奇葩说》其实就是公司内的一棵“大树”,我们的思维惯性赋予了它太多意义、资源和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治白癜风西安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zdyj/11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