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转眼间已经到了大学的尾声。很幸运能够与江南大学相遇,在这里度过人生中最为青春、宝贵、无可复制的大学时光。四年来,从一开始的懵懂与无知到现在清晰的人生规划,从轻易否定到坚持努力、厚积薄发、收获肯定,这四年里的进步除了看见的荣誉、证书,更多的是思想的成长。
姚亲琪
姚亲琪,女,汉族,年7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工商班班长,GPA3.66,排名6/,曾获国家奖学金、德新优秀学生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无锡市优秀学生干部、江南大学三好学生标兵,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华东赛区二等奖等十六项荣誉。现考研至清华医院管理方向。不惧起点,努力从来不晚年,姚亲琪和所有的新生一样,怀着激动、无限憧憬踏进江南大学校门。进校以后,她积极竞选班委,担任了班长一职;参加了辩论队和社团,开启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大一学期结束后,当时看到课程绩点和年级排名才意识到自己忘了学生的本职工作,作为班长非常羞愧。在那一学期的期末总结班会上,她在全班同学面前,总结第一学期以来的情况,反思问题、做出规划,鼓励全班一起努力。从那时起,她坚定决心,带着努力从来不晚的信念开启了新学期。三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很大的进步,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拿满绩的机会,最终实现了从2.86到3.66,47门成绩获得满绩,专业排名第六,成功选拔进入至善学院成为一名至善生。这些变化饱含着背后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和做到最好的决心。成绩的获得是对自己付出的肯定。不断积累,每一步都算数大学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她还积极主动参加科创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从一次鼓起了勇气开始参加了第一个科创竞赛,之后在这条路上她有了很多课堂外不一样的收获。四年过去,从院级的中小企业论坛,到校级三创赛,国家级互联网+等,在多个比赛中都有她的身影,从一开始的颗粒无收也开始渐渐有了收获。大二暑期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她将商学院的项目带到了互联网+的国赛中,取得了铜奖的好成绩,这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证明了商科学子也能够拥有好的科创思维和能力。除此之外,她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致力于将所学应用到实践,18年夏天通过院级立项代表学院奔赴四川省阿坝州羌族自治区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的调研活动;19年夏天与人文学院联合组队立项,赴多个大学调查大学生思政学习情况。这些丰富的比赛、活动虽然占用了很多时间,但是每一步都算数,无形中的积累成为后来简历中最大的筹码。
敢于归零,才有无限可能大学期间,在学业成绩和科研方向达到保研要求后,她积极地开始准备保研,并确定了自己研究生生涯方向的两个需求:一是要学精学专,增强实干本领;二是要学以致用,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无意之中,医院管理研究院,并为之吸引。医院管理不仅能够在本科组织管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本科扎实的理论基础应用到实际场景之中;而且在医改进入深水区、医疗资源紧张、医患矛盾显著等问题的大环境中,研究医改政策、研医院管理在她看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件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在得知医管夏令营入营要求是高校学生后,不符合资格的我别无选择,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放弃保研进行考研。
考研的过程充满了各种挑战。学习上不再是约定俗成的简单学习,也不再有期末的重点,专业课方面更多的强调信息搜寻、自我理解总结以及有侧重的学习,除此之外便是大量的记忆与背诵,到现在她仍然记得不断推翻重做的思维导图和背了五遍的教材,但最后专业课成绩依然不够如意。
“学习之余,心理和健康的压力往往也让人无法安心学习,过分焦虑往往学不进去,过分轻松就会浮于表面,因此有好的心态十分重要。其次,仍要记得锻炼,保持健康。”考研期间免疫力的下降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在备考进入冬天后她一直咳嗽,医院最后导致急性支气管炎复发,最后耽误了更多的时间。但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的准备中,她的备考之路也落下来圆满的帷幕,考研之路虽然艰辛,但仍然收获满满。
关关难过关关过,
前路灿灿亦漫漫。
大学是人生中宝贵的四年,
也是值得每一个人去奋斗的四年,
虽然其中会有困难、会有不如意,
但仍要保持初心,砥砺前行!
本文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