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

  年,我们的   以前我在本科的时候就经常发现有毕业生吐槽,说文管专业找工作没人要,报公务员也只能考不限专业的,然后就觉得专业坑爹、老师坑爹。听得多了你自己也会觉得,是不是文管专业真的不好就业,然后开始怀疑人生。

  我今年也研三了,正处于找工作的阶段。我找工作有一条底线,如果不是和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作,再牛x的企业、再多的薪水我也不去。因为这个我还和家里亲友闹了矛盾,但我一直坚持下来。

  我通过自己找工作的切身体会总结出了以下观点,以供学弟学妹们参考:

1

文管专业的就业市场已经比两三年前好得多

  在我本科毕业的时候,文管专业确实还处于不太那么好找工作的阶段,大多数只能找不限专业背景的工作,所以我本科同学投身于教育培训、房地产销售、银行工作的居多,基本上没有从事文化产业的。

  但是今年当我自己找工作的时候,我发现局势已经朝着乐观的方向发展:一是文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减反增,中小型的文化企业也纷纷涌现;二是传统的房地产企业受政策影响纷纷转型,而文化产业是他们重点考虑的方向,于是开始招聘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如JZY开始招聘演艺策划、演艺场馆运营和旅游景区管理,HYN招聘文化地产营销,RC招聘景区运营等;三是一些大型集团向文化产业领域扩张,需要相关人才,如HNHK(某航空公司)、SN(某卖电器的)、XA(某卖天然气的)等等;四是一些本来不校招的文化企业,由于业务的扩张,开始加入校招队伍,如HQC招聘大量景区、主题公园、特色小镇的策划运营岗,HD招聘文化创意岗等;五是后发地区有地方政府背景的企业开始在文化与旅游板块发力,如G省某旅投集团一下子给出了50个文管专业的招聘指标。

  不可否认的是,像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企业,目前招聘的依然以技术类专业背景为主,但也有向文管专业抛橄榄枝的迹象,如TX成立了文化创意研究院,招募文化创意背景的实习生。

  今年我们班的同学基本都去了优秀的文化企业实习,例如DSN(主题公园大佬)、TX(三巨头之一)、HC(某拍电视剧的)、DY(某直播平台)等等。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有理由相信,文管专业就业的趋势,未来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经济发展大环境所决定的。

2

学校背景与学历仍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当我作出“文管专业不难找工作”的结论时,有人提醒我不要忘了学校背景与学历因素。确实,学校的强弱是大企业筛选简历的重要依据,而目前招聘文化创意岗位的又以大企业为主,所以学校背景对文管专业就业影响极大。

  而在学历方面,由于文管专业本科教育重在基础,大部分本科生毕业时缺乏核心竞争力,存在“不知道能做什么”的感觉,在找工作上比较吃力。而文管硕士重在课题研究与项目实践,比较契合企业工作需求,因此较易获肯定。所以我建议想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文管本科生读研。(不过不建议想工作的读博,读博基本上是下决心搞科研或任教的)

3

实习经历和参与课题项目的经历

比你想象的还要重要

  企业招聘最怕的是纸上谈兵,不能创造实际价值,所以尤为看重应聘者的实习经历和参与课题项目的经历。

  很多学文管的同学有一个误区,觉得我们专业以后工作就是充当Advisor(建议者)的角色,可以建议公司搞什么什么项目,应该怎么怎么像各种牛x的项目那样运作。其实你能想到的idea,企业也能想到;你在学校学到的案例解析,你上级或许了解的比你更加深入。企业招聘文管这种专业的学生,是想让他们基于对成功案例的深入剖析,从企业现有的实际条件出发,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提出详细的、落地的、系统的、可操作的、盈利性强的策划与运营方案,不但要做建议者,还要做前期的Investigator(调查者,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对手)和后期的Performer(运营者,完成项目落地),知道项目在落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知道怎样发挥现实资源的最大优势,这就需要你有实操经验。

  从我面试的经历来看,面试官最关心的是你之前在实习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你在导师的课题项目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如果仅仅是把书本上的、网络上的案例拿过来纸上谈兵,那在面试官眼里就是班门弄斧了。所以有机会一定要出去实习,要尽量去大企业、大平台实习,要勇于承担重任,多试错,不要害怕失败与压力。

4

文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思维方式层面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管专业学生参与

  有人会觉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管专业关系不大,我认为以前可能是,但未来不会是。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入和课程建设的完善,文管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将会越来越成形。

  以前是谁都可以对文化产业评论几句,谁都可以半路出家来搞文化产业,有很多其他专业的同学也来申请文化创意相关的岗位,那么文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认为核心在于思维方式层面,不在于你了解多少新动态、新趋势。因为产业动态和趋势无时无刻不在改变,而经过学校老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文管专业的同学相对其他专业有三大优势:

优势一

对于产业动态和趋势的变化会形成一种敏锐的嗅觉,会有凭有据地对产业发展的方向作出预测,也会知道怎样抓住机遇大胆创新,让公司在潮流中领先;

优势二

有人说文管专业“广而不精”,但正因为学的“广”,才有广博的视野,跳出一般专业的思维限制,统筹各种资源,更容易产生创新点;

优势三

文化产业的魂在文化,而文化又是有根有源才能茁壮成长的,文管专业的人文类课程学习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的根源,对文化怀有敬意,拥有文化情怀,做文化产业项目也就不会如无根浮萍,虚无缥缈

  至于学校老师教的合不合格,能否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核心竞争力,那是教学质量的问题,不是专业的问题。

  文化产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即使有钱如WD,拼命砸钱,没有做文化产业的思维照样起不来。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是需要优秀的文管专业学生参与其中的。

一点补充

  文管专业就业形势虽然好转,但由于专业建设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必须承认不代表每个文管学生都能感受到就业的好转。

  正如我文章中所述,“学校背景”、“学历”和“实习与项目经历”是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缺乏一个都会使找到理想对口工作的机会大打折扣。

  以上是抛砖引玉,欢迎交流想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zdgf/53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