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自然保护区,什么是西双版纳竜

注:“勐泐”特指年以前的西双版纳,范围包含今西双版纳及其曾经附属于它的地区;“傣泐人”特指西双版纳傣族,是建立勐泐的傣族支系。

古埃及在尼罗河畔打开文明之窗,古巴比伦在两个流域开启文明之门,古印度在印度河边走上文明之路,古中国在长江黄河流域维系文明之脉,而古西双版纳,在雨林与江河的托举之下缓缓前行,西双版纳傣族文化是繁茂森林与涓涓水流的协奏曲,纯朴、深厚、多元、动人,引人遐思。

傣泐人的古训:“有森林方有水源,有水源方有良田,有良田方有稻谷,有稻谷方有人存”,传承了千百年,这古训的实体就是曾经散布在西双版纳各处的“竜林”,从功能上看,它们是古老的“自然保护区”,是村寨、田园与原始雨林之间的生态缓冲带,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山水田园

下面一起来看什么是西双版纳“竜林”,了解它们怎么消失,从而深思守护“竜林”是愚昧、还是文明。

“竜林”的诞生

稻作生产是傣族传统农业的根本,不同支系的傣族都无一例外,而水与田是稻作生产的基础,所以各支系傣族都珍惜田地资源,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护小溪、河流、泉水,丰富多元的水文化也成了不同支系傣族之间共同文化的基础。

傣泐村寨

西双版纳古称“勐泐”,是傣泐人建立的小王国,因都城地处勐景洪,政权中枢被称为“霍罕景洪”,也即“景洪金殿”,它统辖的范围包括60余个大小不一的坝子,在60多个坝子之上又形成近50个自然勐,它们是勐泐的一级单元,自然勐之下划分若干个“陇”或“哈麻”,其下又划分若干个“火西”,“火西”之下是最基层的“曼”(即村寨),但“陇”、“哈麻”、“火西”是虚拟单元,只有自然勐和村寨才是实体的单元。

傣泐先民把勐泐域内的森林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可适度采取的森林,称为“藤”,与勐泐、自然勐、村寨对应,被划分为“藤坦麻龙”、“藤勐”、“藤曼”三个等级;二是不可动用的林区,称为“竜”或“垄”,也与勐泐、自然勐、村寨相对应,被划分为“竜龙勐”、“竜勐”、“竜曼”。

勐泐的自然勐都有自己的“竜林”,按需要在本勐划出若干片森林作为“竜勐”,“竜林”数量二、三处不等;一个自然勐至少有5个村寨,多的有十、二十个村寨不等,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竜林”,称为“竜曼”,面积较“竜勐”小,除特殊情况外,大多数“竜林”位于小溪河流上源,或保持水土的关键区域。

傣泐人在西双版纳地区建立勐泐后,先民们在坝子中开垦水田、筑坝挖渠,从事稻作生产,这里是热带北缘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长夏无冬,雨、旱两季分明,每年5~10月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太平洋的东南气流影响,雨量充沛、高温潮湿,集中了全年90%左右的降雨量;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稀少、温暖干旱,早晨时常被浓雾笼罩。这样的气候,为水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但是稻作生产的育苗、整地环节处在旱季,此时降雨量不足全年的13%,却需要大量水源,而坝子内大江河由于河床过低,没有大型水坝、水库,大多无法引来灌溉,因此不得不靠山箐、山谷中流出的小溪、小河、泉水等涓涓细流。

密林与涓涓细流

长期的稻作生产经验,让傣泐人明白只有覆盖茂密森林的山间才会发育溪水河流,这就是“有森林方有水源”的来源,也是“竜林”诞生的背景。

祖先崇拜与“竜林”

傣泐先民对祖先崇拜有坚定的信仰,他们认为勐的开创者、对勐有重大贡献的人物逝去后会成为勐神,被称为“社勐”或“丢瓦拉勐”,同样的,村寨的开创者、对村寨有重大贡献的人物逝去后也会成为寨神,被称为“社曼”或“丢瓦拉曼”,傣泐人认为祖先神会一直守护、庇佑着全勐、全村的一切。

祖先神神龛

“竜林”最开始诞生时,仅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意涵,但如此还无法让“竜林”高枕无忧,因此傣泐人就借助祖先崇拜的力量,对“竜林”进行全方位保护,每个“竜林”至少要设置一个神龛或祭坛,以此供奉特定的勐神、寨神,“竜林”变成了祖先神“居住地”。

所以“竜林”内的一切植物、动物、土地都不可侵犯,不可随意出入,不得采伐、狩猎、开垦,不能拾捡残枝落叶、鲜花果子,还要定期在“竜林”中祭祀祖先神,“竜林”于是成祖先崇拜的文化符号或标志,是祖先崇拜重要的组成部分。

神圣的“垄林”

不过除去祖先崇拜的文化意涵,“竜林”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它体现了傣泐人古老、先进的自然生态观,这样的自然生态观以稻作生产的传统农业为基础,如此就有了“米南藏米巴,米纳藏米豪”的古谚,即有水才有鱼,有田才有粮,归根结底必须有水才有鱼、粮,而水来源于森林,因此,“竜林”的实质是傣泐人纯朴的自然生态观的表现,是傣泐原生文化的精髓。

“竜林”的生态价值

借助前人的研究数据,“竜林”的生态价值更加明显。60年代以前的西双版纳地区,有处以上的各级“竜林”,总面积不低于平方公里,要知道今西双版纳各级自然保护区仅平方公里、保护完好的原始雨林仅平方公里,抛去祖先崇拜的文化元素,“竜林”就是傣泐人古老的自然保护区,“竜林”的植被特征、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生态学功能与现代自然保护区无太大差别。

“竜林”保持水土效益是橡胶林的3倍以上、是刀耕火种地的35~倍,1平方公里“竜林”能蓄水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的“垄林”蓄水量很使可观,山间密林和这些靠近村寨、田园的“竜林”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涓涓细流,人们会在其上修筑小水坝,挖掘沟渠把水引到水田里,所以在长达半年的旱季里,人们不愁没有灌溉水源、牲畜用水,“竜林”就是天然的绿色水库,如勐景洪西部的“竜南”,是勐泐最大的“竜林”,景洪、勐龙、勐海、勐混等坝子有多条溪流发源于此。

同等面积下,“竜林”内的物种总数量、乔木树种的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与现代自然保护区内的雨林大体相似,不少鸟类、蛙类、爬行类动物会选择“竜林”作为繁衍生息之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农林作物病虫害的克星,“竜林”是原始雨林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缓冲带,物种基因能在这里有序流动,“竜林”是植物多样性的宝库,是农林植物病虫害的天敌栖身繁衍家园。

原始雨林样貌

“竜林”内的年平均气温比林外低0.6℃、年平均最高气温比林外低3.4℃、年平均最低气温比林外高0.2℃以上,“竜林”内旱季空气湿度比林外高5%~10%,此外还能减缓风速,所以“竜林”是西双版纳村寨、田园地带的小气候调节器,是防风、防寒的自然屏障。

山水田园

“竜林”与傣泐人稻作生产紧密关联,是傣泐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首要环节,“竜林”既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维持了物种多样性、物种基因良性流动;“竜林”既是区域小气候的调节器,也是防大风、防寒冻的自然屏障;在傣泐人稻作农业系统中,“竜林”有最高的地位、最多的生态功能。

“竜林”去了哪里

古代西双版纳的傣泐语中,没有“自然保护区”一词,也没有“森林保护法”,它们却能自觉保护森林,靠的是坚定的祖先崇拜,靠的是纯朴的自然生态观,祖先崇拜和自然生态观首要的作用对象或实体就是“竜林”,由此又形成了傣泐人独特的“竜林”文化。

密林与水源

反过来,“竜林”文化又让人们自觉地全方位保护散落在各自然勐、各村寨的“竜林”,透过“竜林”文化,可以品读出傣泐人对大自然的生态取向,也可以看到傣泐人固有的古老文化,在“竜林”里祭祀祖先神的过程中,展示了祖先崇拜文化,讲述着古老的历史传说,“竜林”中的神龛、祭坛犹如舞台,而念诵的祭词,就是最优美动听的、传唱千百年的诗歌。

祖先崇拜的符号

但这一切终究还是被改变了,50年代末开始,开垦开荒的人们来到西双版纳,他们把“竜林”定性为“鬼之山、神之林”,“竜林”成了愚昧、落后的代名词,短短十几年间,他们以“向鬼山要地、向神林要粮”为口号,把斧头挥向“竜林”,“竜林”被熊熊的大火燃烧,傣泐人不得不转移神龛与祭坛,“竜林”就这样在人们“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消失了。

橡胶林

如今,西双版纳的傣泐村社约个左右,但还保存有大面积“竜林”的村寨却寥寥可数,那个最大的“竜南”神林早已被如同海洋的橡胶林代替,而“竜林”消失也带来了副作用,土壤越发贫瘠,坝子气温升高、相对湿度下降,浓雾随之锐减,风灾、冻害频发,而最值得警醒的是,很多溪流小河已经干涸、断流,旱季时干旱越来越严峻,不仅无水灌溉,人畜饮水都成了问题。

古训说得好,“林茂粮丰、森毁粮空”,“竜林”被人为破坏,惩罚自然不会缺席,但这惩罚并非来源于祖先神,而是源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用今天的生态观来反思,是守护“竜林”文明,还是“征服森林”愚昧,已一目了然!

参考资料:

《傣族古代稻作文化》,作者:秦家华《傣族生态文化研究》,作者:刘荣昆《傣族“竜林”文化的生态意蕴》,作者:阎莉《傣族“竜林”文化研究》,作者:高立士《傣族“竜林”文化原生态考量》,作者:阎莉、王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zdgf/127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