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地球癌症

本文转自:瞭望

6月17日是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了解这些

更能理解这个日子的意义

治沙≠消灭沙漠

判断一片沙漠是否需要治理

要考虑形成年代、类型

和重大工程建设需求

原则上,尽量不要干扰原生沙漠

我国是唯一一个有防沙治沙法的国家

任何主体

超过范围利用留白的沙漠沙地

都应受到相关法律的限制

现在,我国实现了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的转变

一路上书写了不少传奇故事

60多年前

为确保中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的畅通

我们在沙丘上扎设草方格沙障

有效阻挡了沙丘流动

这是中国最早向世界输出的治沙方案

被称为“中国魔方”

▲后方是行驶在包兰铁路上的列车,前面是治沙工人在固定流沙的草方格中栽种沙生植物。(年11月8日发李福铸摄)

塞罕坝机械林场

一代代人薪火相传

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创造了

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

人间绿色奇迹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望海楼。(无人机照片年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通过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

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和技术持续性创新

“四轮驱动”

库布其累计治沙超平方公里

带动超10万名群众脱贫

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

将库布其治沙模式向全球推广

▲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不仅发电,还利用板下种植进行防风固沙。(年5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任军川摄)

种植可防风固沙的梭梭林

同时在梭梭下嫁接“沙漠人参”肉苁蓉

这一梭梭-肉苁蓉沙产业模式

让沙漠里长出致富果实

▲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梭梭林带。(年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干旱问题同样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zdgf/118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