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智慧库

有人说中国没有自己的管理,而我认为中国几千年前不但有管理,而且还有自己的管理哲学。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管理文化。中国管理的现代化,应当是有自己特色的中国化。企业管理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应该是民族文化在企业行业中的表现。易学思想当可为中国化的企业管理提供崇高的价值理念和指导。《易经》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首重人才;才者,人之杰也。帅者、将者、谋者、鬼者疑者五才,乃国之才也。五才为伍,治国安邦,无坚不摧,三国西蜀就是突出的一例。刘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求贤纳士,大胆使用各种类型的人才,从而定局势,平天下,名闻于古今.三国蜀汉政权的兴衰表明,人才是多元的,要善于启用各方面的人才。集人才之长着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在干部工作中,普遍引起竞争机制,广开用人渠道,放宽流动政策,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今天,如何发现人才,把不同类型的人才合理地配备到合适的班子中,是当前人事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帅将相当,有张有弛。帅者,是班子中首位人才,能统揽全局,思维超前,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善于用人。将者,率兵攻城之才,是大胆开拓,勇往直前,敢于完成任务和服从整体需要的人。帅将相当,有主有从,相辅相成。帅是统揽全局能谋善断的核心人物,将是在班子中实施具体工作的顶梁支柱。统帅的决策靠将士去完成。俗说“帅名将勇,则天下太平,民心安定;帅名将弱,则局势不稳,难以制胜;帅庸将勇,则一盘散沙,军心难收;帅庸将软,则不攻自破。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三国统帅人物的一个典范。他一生中两次结义求贤,奠定了蜀汉政权的基础,桃园结义寻良将,使关羽、张飞相随一生,后来使用关张赵马黄五将,并能让其为西蜀的政权大展才华。这不仅说明刘备爱才聚才,求贤若渴,而且说明刘备具有高超的用才本领,能够使众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目前看来,凡是帅将两才齐备的优化班子,在经济建设上会出现好势头。如果班子里,处于帅位之人不能统帅全局,审时度势;处于将位之才没有敢打敢拼的勇气去干一番事业,帅将不当,班子像一盘散沙,形不成拳头,事业就很难兴旺。古人云:“得人才者兴,失人才者衰”。我认为,对人才的不尊重,不虚心纳谏,就是糟蹋人才,浪费人才,导致损失人才。所以,配备班子,第一是要选好主帅,次者选好良将,才能用好更多的有用人才。能谋善断,帅行相随。有远见的主帅,不但要选好良将,还要选好自己的谋士。一个优化的领导班子,要成为高效能的群体结构,要有帅才、将才、谋才、也应有鬼才、疑才。五才为伍,方能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鬼才、疑才属于三教九流之才,他不落窠臼,好走极端。但他的猜想和推理却有特定的规律,并不是脱离实际的盲目从事,诸葛亮草船借箭便是一例。周瑜办不到的事情诸葛亮能出奇制胜的办成,显然诸葛亮具有鬼才的特色。诸葛亮并非能呼风唤雨,而是他懂得天文地理,善于运用天时地利和超群的思维能力,这一鬼才之举为世人所惊心动魄。当今具有鬼才的人并不少见,如某企业家承包了一个化工,由于产品销路不畅,工厂频临倒闭。当时生产该产品的原料大幅度下跌,有一鬼才建议厂长赶快大量购进。不久,市场行情逆转,农业生产急需大量这样的产品,该厂很快恢复元气,还赚了上百万元。疑才的特点是,不善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他以创造性思维建长,善于继续创新,吸收其精华,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但其见解往往不能很快被人理解和接受。比如在企业生产中,本来经营势头很好,疑才者却能提出“料所未及”的问题,以及大胆的革新方案。鬼才之才远不同于前三才,在班子中以补充形式出现的。这种人才往往不被重视,而这种人才往往是正常班子中必须具备的人才。他们敢于否定不合理的事,提出正确的见解。诸葛亮在西蜀刘备的班子中是谋鬼疑三才兼备之人,有时直接代帅行事,从而使诸葛亮成为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直接影响蜀中的兴衰,他决定着三国整个局势的状况。有此看来,人才难得,贵在配用。当然,选好人才不同于其他工作,他受主观、客观各方面的制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作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应该知人善任选帅才,沙场赛马挑将才,不失时机寻谋才,扬长避短用鬼才,不拘一格使疑才,将“五才”配备到最佳岗位上。中国文化是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人生和社会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易道的核心就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的一种决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易学的实质就是管理哲学,易学的自然法则、结构、决定功能定律和全息结构模型,在今天仍然具有高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易经》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华夏民族的智慧,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文化巨著;它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易是变化,经为方法(或说经典),《易经》是阐述变化的经书(易之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同时,也因为其深奥难懂,才有世人众多的牵强附会之说。《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历史上许多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读《易经》贵在领悟,领悟之时,茅塞顿开,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和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提升效率,领先于人,成就事业。中国的文化结构决定了中华民族特有性格,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是一个文化成熟较早的国家,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恢宏的治国之道与管理之道。远古的伏羲氏之“始作八卦”,乃起于观察,普遍观察天、地、人、物以后,归纳所得,制作为八卦的思想符号,是哲学思考的程序;孔子在《系辞传》中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由眼前自然现象出发,经观察、综合、比较而得出万物的共性,然后归纳创制出象数以代表此共性。易,一是变易,世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天地运行,寒暑交替,人生物死,没有竟时;二是简易,一阴一阳,就囊括了万种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都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三是不易,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规律是永远不变人,月盈则亏,日午则偏,物极必反,这便是一切事物之规律。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是国际化的竞争。企业竞争的背后已经是文化的碰撞、交融、融合。中国的CEO们应依靠得天独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吸收外来文化,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外企业界现兴起了对《易经》、《老子》、《论语》、《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热,很多管理专家也认为《易经》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是以易经及易学思想为核心的管理哲学,从管理的自身发展历程上来看,21世纪将由科学管理走向哲学管理,这种发展趋势必然要求管理哲学的兴起和文化的回归。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表明,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地功能,系统的进化过程是系统基本要素(物质、信息和能量)追求平衡的过程。周易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后,藉著六爻上下的变动、阴阳二性的分别、卦与卦不同系统相互间的关系,不同层次的递进演化规律,系统和层次与环境间的互动(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规律,为一起生命和变革规划出了—个普遍遵循的自然法则——和谐。阴阳交感,五行相生,八卦相荡,向人们昭示着,事物运动所包含的信息对称、物质阴阳平衡、能量守恒等以和谐为易理要旨的哲学,中孕育着丰富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系统科学思想。《易经》的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人生和社会规律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易道的核心是把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的一种决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许多具体的企业经营策略和管理技术。“中国式管理”这个词近几年来比较热,“易学”的实质就是管理哲学,易学的自然法则、结构决定功能定律和全息结构模型,在当今现代企业管理中仍具有高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易学”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精神和价值伦理原则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法则,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管理模型。“易学”思想对现代管理学研究的领导、计划、预测、决策、组织、平衡、沟通、变革、控制等管理元素和企业资源,具有系统分析、科学诊断、统筹优化和战略架构的功能。很多专家和企业CEO们都认为,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标准,三流的企业做品牌,四流的企业做服务,末流的企业做制造。按照系统科学原理,结构决定功能,易学的结构决定了中国的文化特征和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同理,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特征和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变革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变革,更不能脱离中华文化的大背景,积极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基因,整合西方先进文化元素,结合企业自身资源条件,建设起颇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方可塑造起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万物尽在五行中。”易经里这句蕴含着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道理,道出了社会和组织的简单而又复杂的本质,我们每个人都生长在简单而又复杂的社会中,现代企业管理看上去很复杂,其实却又很简单;有些简单的事情看上去很简单但处理起来又很复杂。“易经”这本古老的智慧之书告诉我们面对看似简单的事情有时要全面的思考;看似复杂的问题要作出简单的处理,收到的效果往往还高于原来的期望值。与现代企业共生共存的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生产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信息环境等现今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资源与环境、发展与竞争、市场与技术、经营与法制、效益与责任、管理与人性等矛盾问题越来越难以调和,已逐渐成为制约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的瓶颈;组织生涯目标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冲突,企业官僚们注重过程细节中的本位主义,往往忽视了企业运作中的整体性;部门间互相制肘,管理者常常越位、缺位、错位,过度管理与管理盲点、管理黑洞并存;企业创新管理缺失,组织变革乏力,管理原则、管理理论、管理行为往往与管理目标和结果相背离;信用、信任、信誉的危机就像病毒一样侵袭着企业的肌体;产业发展周期、产品市场周期、技术变革周期成为等都决定着企业生长周期的宿命。面对企业CEO们的迷思合困惑,《易经》理论中的不易、变易、简易的“三易”原理,为现代企业组织变革、运营创新、战略决策、经营诊断、信息化管理等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平台,因为企业组织的系统结构和易经的八卦结构竟然是吻合的。全面解析企业结构规律即企业文化结构,将帮助企业CEO们了解其企业的孕育、诞生、成长、发展、衰亡等不同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了解企业组织扩张、并购过程、管理创新等诸多经营行为中企业文化的作用,掌握企业组织文化的管理解析、评价诊断方法,科学规划愿景目标和组织生涯,以期主动引领和把握企业的创新变革、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组织文化。易经是一种最高的科学哲学,运用好“易学”将会有效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从繁杂的工作上,做到简单自如,如孙子曰:“治众如治寡,斗众如斗寡”。学习和运用好“易学”,以其丰富的自然哲学和辩证哲学的元素和宇宙全息属性,将为中国和谐哲学的建构提供战略平台,也可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参与国际化竞争,提供精神理念和价值指导。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经营企业文化,企业未来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企业管理哲学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文化竞争的第一要义是在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同时强化本土色彩,融入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中国本土文化的精华是《易经》智慧,中国企业的CEO们正确运用好《易经》文化精髓和智慧,将是企业长久稳健发展的根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哲学和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体系,也是时代给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中国苏州-周易顾问:高呈鸿(企业诊断决策预测),电话/,交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yszd/74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