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了新发展格局,十四五即将精彩启幕。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如何乘势而上,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需要给出新的答案。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支持和指导下,12月10日-11日,第二届中国农金30人论坛在湖南长沙召开。银保监会领导、相关部委领导、业界知名专家及来自全国农信30家省级联社(农商银行)党委书记、理事长(董事长)及高管出席此次会议。会议围绕“共创共建、共生共赢,谱写农信事业发展新篇章”的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天津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庆宏受邀参会,并就“农村中小银行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讨”议题进行了阐述。
现场“拓宽董事来源渠道,创新董事选拔方式,持续优化董事会结构,提升董事会成员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董事会决策质量和效率。”
——天津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庆宏徐庆宏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随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农信系统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也应看到,农信系统各法人主体,在探索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方面,相较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仍存在不少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自年改制设立股份制银行以来,天津农商银行持续探索治理体系优化工作。”徐庆宏说。党组织领导作用逐步深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领导作用,巩固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党内监督与企业内控结合等机制安排,确保党组织真正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在把控企业发展方向,防范重大经营风险方面,加强党委会前置审核程序,为董事会合理行使职权保驾护航。股权结构多元化持续推进。天津农商银行在年改制前,股东人数7万5千多人,改制后规范至余人。年,通过优化股权结构中的不合规因素,将股东人数规范至余人。年,又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逐步向适度集中、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过渡,确保了股权稳定性和银行持续稳健经营。监事会专业性得到发挥。监事会履行监督检查职能方面逐步探索出更适合农商行发展的实践路径。按照商业银行监事会工作指引,天津农商银行监事会全程跟踪监督了年审会计师事务所的解聘、招标方式选择、意向方范围的划定、遴选标准确定、招标程序合规性,以及聘用条款和酬金的公允性,并最终出具了监督意见。同时,监事会打破过去“老好人”形象,坚持履职独立性,在对年度经营层成员进行履职评价时,监事会部分监事基于各项工作和业务情况的监督总结,对4位高管给出“基本称职”的评价,占所有高管的一半以上。用人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年以来,天津农商银行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第一项改革是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市场化选人用人,实现了员工“能上能下”。运用市场化的机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选聘出70后行长和副行长共4人,严格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辞职、解聘、聘用终止等约束条款,倾力打造高效、专业、精干的管理队伍。同时,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加大中层管理人员轮岗交流力度,让更多的管理人员走下基层,从而最大程度发挥每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项改革是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实现了员工“能进能出”。通过科学设置岗位,推进岗位管理,打通职业晋升通道,搭建包括管理序列、技术序列、营销序列、操作序列的四条人才发展通道,全面激活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创新力、活力和竞争力。第三项改革是推进和优化绩效激励机制,实现了收入“能增能减”。逐步提升薪酬管理水平,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建立起符合自身银行特点的职级薪酬体系,并将员工的成绩和岗位等级直接挂钩,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全面。在此背景下,农信系统如何进行治理体系建设?徐庆宏结合天津农商银行目前面临的实际困境和区域特点,谈了几点想法。进一步清晰决策架构。进一步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明晰公司治理主体的职责边界,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增强法人主体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应明确党组织在决策运行的各个环节中的职责及工作方式,实现党组织建设与公司业务经营的融合治理,并自觉维护党组织权威,董事会、经理层中的党员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组织决定,向党组织报告落实情况。提升决策主体履职能力。在完善股权结构的基础上,拓宽董事来源渠道,创新董事选拔方式,持续优化董事会结构,提升董事会成员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董事会决策质量和效率。首先,国资管理机构应明确规定国有企业派驻董监事人员的框架标准,允许其采取市场化标准,在市场上选聘专业的董监事代理人,采用委托代理模式,派驻投资单位履职;其次完善出资人代表机构与董事的沟通对接平台,建立健全董事人才储备库和董事选聘、考评与培训机制,完善董事履职报告、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发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作用,完善运行机制;最后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市场化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任用、薪酬分配及考核评价等权利。监管机制主体职责进一步清晰。全国农信系统普遍被纳入地方国资监管,普遍面临监管主体多的问题。不是说不该管,而是说怎么管的问题,这应是目前农信系统治理体系普遍面临的外在因素。我们建议和呼吁,坚持适度管理和市场化原则,明晰管理边界。按行业属性,全面梳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事项,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和社会民意,以资本管理为着力点,抓大放小,建立合理合规的管理清单,规范委托授权程序和范围,明确职责边界。农信法人主体普遍是混合所有制属性,建议合理向国资委争取授权,授权清单以内的事项由农信机构依法自主决策,大幅减少审批或事前备案。因企施策落实授权放权管理,可以条件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由农信机构提出建议方案,报地方国资管理机构审批后实施;不符合市场化条件的,暂不扩大授权。地方国资管理机构可定期评估授权效果,采取扩大、调整或收回等措施予以动态优化。END
在“十三五”即将顺利收官、“十四五”精彩开局之际,本次农信系统年度高端峰会,各路大咖云集一堂,前瞻观点精彩纷呈,实践创新浪花迭起。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全媒体将全程报道此次会议。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