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用好制度,企业才能越来越好

一、有规则制度的社会才能越来越好

春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曾说过:“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

意思是,善于治国理政的人,懂得通过制定有效制度来管理国家,从而达到众民皆服的目的。

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都表明,一个国家的兴旺和长久,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治理水平,而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则集中体现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能力上。

但是指望靠道德来约束人的行为,是极其不现实的。道德在资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保障,资源紧缺不足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自私,如果不自私,就会难以生存,这是人性使然,也是自然法则。

面对权力,人的欲望会被无限扩大,自私会更加严重。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有一条公认的权力定律:“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约束机制的丧失和绝对权力的腐蚀,往往会诞生残暴的独裁者。如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希特勒、萨达姆等,最后不是变成肆意践踏生命的专政暴君,就是变成私吞国家财产的最高贪污犯。

风筝没有了丝线将会堕入无边风中;河流没有了堤坝将会吞噬无数生命。人类社会亦是如此,没有制度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

二、好制度让人变好,坏制度让人变坏

17—18世纪,英国将澳洲变成殖民地之后,决定把英国本土的罪犯送到澳洲去。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英国当地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澳洲因人口过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英国政府雇佣了一批私人船只运送犯人,并按上船时犯人的人数给私营船主付费。但私营船主为牟取暴利,往往超载运送,导致船内乌烟瘴气,拥挤不堪。

有些船主为了降低成本,更是恶意克扣犯人的水和粮食。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非人的虐待,导致大部分犯人在中途就死去。

英政府想出很多方法来降低死亡率,包括派遣官员监督,将船主集中起来进行思想教育等,但是贪婪的人们却继续无视生命的珍贵,这一度让英政府头疼不已。

最后,经过无数次商议,英国政府终于发现了奖励机制的弊端,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上船付费”改为“下船付费”:船主们只有将犯人活着送达澳洲,才能赚到运送费,少一个人数,就少赚一笔钱。

私人船主们为了能够拿到足额的运费,开始千方百计地保证每一个犯人的生命安全,很多甚至还主动配备医生和药品。这样一来,这个制度既降低了政府监督的成本,又抑制了官商勾结的不良风气。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受到扼制,而坏的制度则会让好人四处碰壁,甚至变坏。有时候,把事情结果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的制度,比道德呼吁更能解决问题。

三、只谈道德不讲规则的社会很虚伪

当然,这并不是说道德约束机制就不重要。在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道德的力量有时可以最大程度地维护个人权利和社会正义。

然而这一切都必须以遵守规则和制度为前提。

更多时候,道德只是一种自律工具,是个人对自我的约束,如果用来他律,往往会超出道德的范围。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我国向来推崇尊老爱幼,这是道德上的一种追求。但很多人往往倚老卖老,别人不给他便宜占,他就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肆意谴责和绑架他人。年轻人因不让座而被老人口头辱骂甚至拳脚相向的事情并不少见,道德似乎成了这些人的利器。

这个时候,规则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道德是不能侵犯人的权利的,道德对权利的侵犯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道德不是义务,而是一种良知,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要求别人牺牲自我成全他人。

胡适先生曾说过:一个肮脏的社会,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的正常社会,道德也会自然回归。一个干净的社会,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那么这个社会最终会坠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社会。

人首先应该遵守规则制度,再来谈道德。违背了规则制度的道德没有任何意义,只谈道德不讲规则,这样的社会很虚伪。

我们不能奢望仅靠道德约束就能建设好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建立起规则制度,整个社会才能变得越来越好,很多时候,好的制度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求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处有哪些
怎么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yszd/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