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鸣鑫,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第一学期作为我院选拔的优秀学生代表赴台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近日,他满载着沉甸甸的收获结束了在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的学习任务归来。让我们跟着他来了解在台湾的研修生活。
台湾建国科技大学
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地处台湾省彰化县彰化市区八卦山旁,以阶梯式的分布,座落于半山腰处。环境优美整洁,园区内有庭园造景、花草杂石、苍天老树,让人有一种充满灵气的感觉。
学校以“学力、实力、愿力”三力为基础,通过产学合作手段,秉持“研发制造、管理与服务”的教学发展特色为目标,达成“培育术德兼修、手脑并用、五育并重”的产业所乐用人才,进而成为善良社会栋梁的目的。
学在建国科技大学我在建国科技大学的学习,主要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主,主修《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微型创业》《统计学》《投资学》《组织行为学》,出于个人兴趣,选修《设计概论》《咖啡调制与鉴赏》,共计8门课程。科目虽多,但体现专业与兴趣结合,不失为一种放松方法。建国科技大学的排课方法与我们学校不同,一周均可上课,且涵盖夜间课程,可以充分地将8门课程分散到一周的每一天,每个时间段,也能留出大量的课余时间用于考取证书及修习其它知识。
说到学习,确实两岸的差异比较大。最大的不同是老师的授课方式,台湾是一种引导式的教学,比较自由轻松,注重学生个人思考。建国科技大学实行小班制,人数最多的课程容纳人上下,而正常的课程则基本控制在30人上下,所以老师和学生彼此都很熟悉。课堂多以讨论、分享等互动方式结合老师讲解。
开放的教育模式也使得课堂上经常出现社会上的“老师”,这种让社会资源与校内课堂的充分链接,带给我少有的体验,比如组织行为学的老师便是社会上的政界议员,并在九合一选举竞选市长的海归老师,幸运的是我能和老师成为朋友,一起吃宵夜、踏青,体味别样风情。
感受台湾的人文与环境可以用“极好的老师”“极好的台湾小伙伴”“极好的陌生人”这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台湾的人文气息。在这里,大街上根本没有垃圾桶,却干净的不像样,去捷运站电梯人们均是靠右站,出去旅游,如果遇到困难,找人帮忙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台湾,最美的风光不是风景而是人,台湾浓浓的人情味对于当时远在他乡的我来说,可谓是切实的感受着温暖。
在台湾无论到是公车上还是捷运上都设有博爱专座,而平常建筑物、街道也有很多博爱设施。记得在台湾每逢问路,好心陌生人总是笑脸相迎,甚至有的时候,还会亲自送达到目的地,互留电话,嘱托遇到困难或者需要什么帮助都可以联系。在台湾“遇人”经历,切实让我感受到了台湾淳朴的民风和人情美,收获了一群陌生的“朋友”。
台湾街道狭窄,车水马龙的街道,来来往往的人群,却很少听到过车的喇叭声。几乎每周都会出去旅行,半年时间,从台北的北海岸到台中再到台湾的最南边,都留下了属于我的足迹。走过阿里山,看过日月潭,玩过高美湿地的沙滩,看过黄昏时分的夕阳。旅行不仅风景宜人,同时感受到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处处充满特色。
研修收获时间似海,而我们只是沙滩上的看客。这被偷走了的四个月里,是我人生意外的收获。从最初孤单一人摸索适应,再到慢慢开始适应和喜爱彼岸的生活。考取国际证照,参加各种讲座、校园活动,在校刊上发表文章,作为荣誉校友代表欢送会致辞等,我在19岁这一年,留下了远方的足迹。短短半年,虽不能体味到真正的台湾文化,但却经历了许多事,遇到了很多人,收获了很多新的感悟。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年华半年,感谢这段时光,感谢这次灵魂的修行,从此以后,台湾再不是一个岛那么简单,它承载着我许许多多的回忆、留恋和梦想。
独自在外求学的时光,让郭鸣鑫变得更加坚韧、独立,更加踏实、勤奋,成长于他,是一场全情投入的奔跑,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总结探索、一路追逐向前、一路拼搏成长,每一步步伐虽小,但是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踏实。人生的目标不仅仅在于高远,更在于坚持,在于脚踏实地地实现。感谢这位敢闯敢拼的年轻人,给了同样年轻的大学生们一个元气满满的榜样力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