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改革要红利向管理借东风我市开发

理顺管理体制,是当前全市10个省级开发区都在努力探索推进的重大课题。年6月,铜党办发〔〕54号文件就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指导意见,要求从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用人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从投融资体制、薪酬制度、优化考核制度上创新开发区运行机制。

两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各开发区围绕指导意见精神,因地制宜,深学笃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

今年8月中旬,碧江区印发《碧江经济开发区(铜仁·苏州产业园)体制改革方案》,要求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原则,构建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和权责明晰、权责相适的运行体制。

事实上,年挂牌的碧江经济开发区关于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早已开始推进。年增挂“铜仁·苏州产业园”牌子以来,碧江经济开发区成功搭建共建园区产业转移平台,获得了良好的引资契机、提升潜力和广阔的转型发展空间。

去年,碧江经济开发区在全省个产业园区综合考核中排第13位,在全市排第2位,获得了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批复。

大龙经济开发区实行“管委会+托管乡镇”模式,人、事、财权相对独立,班子配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到位,硬环境基本实现核心区“九通一平”,累计投资亿元;在软环境上,推行项目并联审批制度、上门服务制度、项目工程推进“五个一”服务制度,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显著优化了营商环境。

大龙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于去年11月获省政府批复。国家级开发区申创材料经省商务厅上报至商务部,国家级开发区开闸审批后,将立即跟进相关工作。而大龙经济开发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立足点依然是管理体制的健全完善。

截至去年底,全市10个开发区累计入驻工业企业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户,从业人员总量突破17万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建成标准厂房万平方米,核心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其中去年招商引资项目个,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环境建设逐步优化,投融资取得重大进展,合作共建有序深化,开发区规划科学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明显,提档升级初见成效。

全市10个开发区各有资源优势,发展前景广阔,向管理体制改革要“红利”,搭乘理顺管理体制的“东风”,提升效率,高效运行,在铜仁经济发展浪潮中大有可为。

赞赏

长按







































鐩栧崥澹櫧鐧滈閬洊娑?
鍖椾含涓撻棬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yszd/2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