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让很多企业痛心疾首,那就是每当公司发放制度,都很难被理解,“制度好下、执行好难”笔者在此谈谈这个现象。
“制度好下”旨在说明公司已经意识到此类问题的存在,现阶段对其约束是当务之急,便制定了制度,制度制定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层用高屋建瓴的眼光察觉公司的问题,在问题“发病期”前期,领导会应时所需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将生产病态扼杀在摇篮之中;二是管理层综合考虑现状并兼顾发展趋势颁布制度,通过多次会议反复研讨、修订过程,并已经被大家认可符合目前公司现状才予以颁发;三是制度颁发,也是对现阶段所有员工工作的肯定,是依据员工优异的表现才会制定出高标准、高要求的规章制度。
制度几经周旋后得以颁发,但是执行起来遇到的问题却难上加难!其实一个制度的颁发,势必会有各种各样的阻力,各个击破才是稳中求胜的良策。
“执行好难”是很多企业的“顽疾”,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那么执行难的“七寸”在哪里?执行主要涉及制度本身、执行者和监督者,那么其病症自然离不开三者。公司有基础制度和高标准作业制度,其中基础制度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如果连基础制度都不遵守的员工,是极其可怕、危险的,他们将来也一定会是事故发生的直接诱因,之所以不遵守这些制度无非就是投机取巧、懒散、侥幸等心理作祟。在公司不难发现这样一群员工,他们并非意识不到安全,只是觉得制度的标准高于现阶段的安全水平,执行起来,会与自己利益产生冲突,在利益和安全面前,宁愿冒险作业。公司的监督部门在执行起来做到铁面包公,几乎不可能,原因一是:大多都是多年的老同事,也抹开不掉那个面子;二是、公司的员工总会有直接、间接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面对这些疑难杂症,开出的药方有以下几点:在规章制度实施方面。我们在试运行时期,可以观察其不良反应,及时作出调整、修改、完善等工作。后期做好跟进、考核、修改、实施工作保证其达到良性循环。
在员工执行方面。首先要认识制度的本意,不能断章取义,理解为制度在阻碍大家;员工在工作中要有责任意识,执行制度不仅是保护自身利益,也是在保护你周围人的安全;班组对员工深入灌输,安全必须是天天讲、时时刻刻提醒,这个马虎不得,每一次马虎轻则受伤、重则丧命。员工必须自己要重视安全,抛去安全工作是生产的绊脚石这一荒谬观念,深刻认识到安全是一切的资本,努力学习安全知识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将规章制度作为工作最低标准,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在监督方面。首先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开展全方面的培训工作,在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切勿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在安全检查方面。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依然秉承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但对屡教不改者,要必须实施严厉处罚政策,切勿等到事故发生后,掉完眼泪、哭着鼻子后悔莫及。安全管理是站在防患于未然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之所以不理解,因为他们还没发生过事故,如果是事故在员工发生过,相信血的教训再也不觉得安全是麻烦事。作为监管部门,宁愿多听一点骂声,也不愿听一点哭声。
庆业明
原创-06-18中国安全生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