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讲好项目管理故事
传播项目管理智慧
塑造项目管理品牌
接触《项目管理:创造源来的价值》这本书时,我正处在人生尴尬的转折点上。三十以上,四十之下,不上不下。过去按照自己的意愿走,折腾了一大圈,再次辞职选择从零开始。这个年纪从零开始,多少有些迷茫、焦虑、恐慌……也正是这时,我的好友也是在云南大学读研究生时的同学给我推荐了云南大学教授汪小金老师写的《项目管理:创造源来的价值》一书,并请汪老师写赠语,鼓励我前行。在此之前,我对项目管理一无所知。虽然曾经的工作大多涉及具体的项目,自己也参与了管理。但是,并没有认识到项目管理。而且一听项目,首先想到的就是“工程”,可能和我过去在建筑企业工作过有关。我以为的项目管理就是对工程的管理,项目经理可能就是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当时不解为什么不叫工程管理而要叫项目管理,觉得二者没有什么差别。随着读书的开始和深入,仿佛一位长者、一位师长、一位朋友在与你用心交流。给你分享他的专业知识、他的人生感悟、他的经验和方法。渐渐地被汪老师平凡而又亲切的话语吸引,大道至简。汪老师的书里没有那种大篇幅的学术论证,但每一句都特别精炼,完美地诠释了“言简意赅”。让我对项目管理有了不一样的新认识。项目管理是一门学科,是综合性的管理。工程中的项目管理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方面。通过阅读,了解了一切皆“项目”,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大项目。汪老师和我们分享的是一种“方法论”。这本书是汪老师四场演讲的汇集,分别是:第一场——源于需求,成于价值;第二场——源于方法,成于目标;第三场——源于计划,成于敏捷;第四场——源于个人,成于团队。每一场,我都有所感触,今天重点分享以下两场中的一些重要感悟。防范错误,认知自我
首先是开篇第一场“源于需求,成于价值”中,汪老师提出了两个重要内容:第一个是“防范与己方需求相关的错误”,第二个是“防范与他方需求相关的错误”。“防范与己方需求相关的错误”包括5个方面:原地打转、知行不一、自我折腾、正负零和、固执不变。减少这些错误,有利于我们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也就是有利于善待自己和别人。汪老师认为,人与人不仅包括我与别人,还包括我与自己,适当处理好关系,别人和自己都会舒心。“防范与他方需求相关的错误”包括5个方面:己欲施人、以偏概全、简单迁就、圈子思维、强人所难。减少这些错误,有助于我们把自己的需求与别人的需求协调起来,处理好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做到合作共赢。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合作,都一定是基于某种“需求契合”。这些常见的错误,会妨碍人们达成有效的需求契合,特别是长久有效的需求契合。读完这部分后,我陷入了沉思,首先是我的职业,律师是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既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又需要创造价值,和汪老师的开篇完美契合。而自己的经历也出现了“自我折腾”这样的己方需求错误。自我折腾的主要表现:忽视环境因素、无规律的乱变、一切从零开始。于是,我停下来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在“自我折腾”?“从零开始”的时候是不是忽视了环境因素?是不是在进行无规律的乱变?为什么会这样?经过思考,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的认知不足,没有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前面的人生,许多时候是在按照别人的要求去走,想努力成为别人想让我成为的样子,而不是我想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于是,不断地从零开始,但是并没有认真地思考和规划未来。而且,在过往的经历中,我总是不够自信,害怕失败,无法面对失败和错误。但在这一章的学习中我学到了“组织过程资产”,这是项目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是指过去的项目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工作流程、工作模板和工作数据。汪老师指出,经验教训不仅要总结,而且要系统化地总结,要书面化地总结。重要的经验教训,一定要系统地写出来。看到这里,我忽然顿悟,失败、错误没有什么可怕的。它们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把所犯的错误、经历的失败写下来,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总结教训,并且在总结时提出预防和解决方案,这样关于错误、失败的经历就会成为“组织过程资产”。“资产”就是财富。因为有了这样的收获,后期我就能用新的视角面对自己经历的失败、所犯的错误。一旦发生失败或错误,要及时记录并进行反思,我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再那么焦虑。三十多年的人生,仿佛才刚刚开始。用项目管理规划职业
回到职业上,律师服务客户,很多时候由于怕投诉,为了维护好与客户的关系,就会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一切需求,这时就很容易出现“简单迁就”的错误。而且,有时待在舒适圈久了,就容易形成“圈子思维”,局限了自己的思维和眼界。而有的人把追求加入“圈子”,发展“资源”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捷径和主要目标。我认为这些都是职业发展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错误。汪老师指出,要克服圈子思维,首先必须具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如果温饱都没有解决,那就不可能跳出圈子思维的局限。有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我们就应该克服圈子思维,提升格局、拓宽视野、驰骋于无限的精神世界。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尤其是律师这个职业,如果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一定要能克服前期的艰辛,实习结束成为执业律师的前几年,一定有许多的迷茫。但是,如果你能坚持下去,就一定有改变及突破,随后进入发展的平稳期、上升期,但是慢慢也会进入舒适区。这时就一定要注意克服圈子思维。汪老师建议,可以学习古代圣贤的经典著作,这对克服圈子思维非常有用。用“项目管理”管理人生
第四场“源于个人,成于团队”也是对我感触很深的一部分。在这部分里,汪老师提出了我们要认识自我,并努力提升自我。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了解了“项目团队”的相关概念、特征,项目团队建设屋的概念、结构、要素,重新理解了什么是“团队”,以及认识了一个更重要的概念,即相关方管理。在过往的职业经历中,我始终是被管理者、服务者,从来没有想过我的领导、客户也可以被管理。我们律师承办的案件,就是具体的项目,我们的委托人就是我们的客户。而企业的案件,无论是诉讼案件还是非诉案件,都需要得到企业重要负责人的同意。换个说法,就是需要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支持,因为他们是这个项目的重要领导,我们与他们的沟通极为重要。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沟通管理”,无论是与客户、承办的法官、对方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代理人、律师,或其他与案件有关的相关方,其中最重要的是与客户进行及时、持续和有效的沟通。因此,沟通管理与相关方管理是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当有了这些新的认知后,对职业也有了不一样的新看法,似乎不再惧怕了,也不再是被动接受了。开始对职业进行新的规划。开始用新的思路和视角审视人生。于是,更重要的事情就成了“管理好一生”。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大项目和若干个小项目的集合。除了“我”之外,所有接触到的人和事,其实都可以看作是相关方;而我们的小家庭、大家庭、工作单位、团队等又都是一个个“项目团队”,需要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论打开、经营和管理人生的新世界。此书,目前我只是读了第一遍,因此没有对全书进行分享,因为我还没有掌握那么多的知识量,毕竟是粗学,与专门学习研究项目管理专业人士不能相比。但像周岭在《认知觉醒》里说的那样,如果读完一本书,“只要有一个点、一句话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发生了改变,这本书就没有白读”。而《项目管理:创造源来的价值》这本书带给我的不只是一个点,一句话的触动,而是真正地改变了我。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深入学习,将来能用“项目管理”这个方法论重新规划未来的路,规划人生。最后,借用书中的结束语来结束本文,以期共勉:“对于个人,道理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应该在持续稳定地前进的同时,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来为前进提供新动力,更快速和更精准地朝自己的战略方向前进。”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来读此书。相信你也一定会受益匪浅。王晨红,法学硕士,毕业于云南大学,现为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编辑/制作
王兴钊
内容审核
李静
荐读▼
来点有用的书
▍点击阅读原文,下单
《项目管理:创造源来的价值》
汪小金著
点击阅读原文,微店购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