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权出让制度的重大创新分类管理,稳

前言

年12月3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自然资规﹝﹞7号),其中涉及矿业权出让方式、管理权限、净矿出让、放开油气市场、储量管理等矿产资源管理领域诸多重要内容,已于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吴永高律师团队,针对本次改革的出让权限、出让方式、净矿出让、油气市场放开等内容,结合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政策的历史沿革,从改革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影响等方面,撰写了系列解读文章,供读者参考。

(往期回顾点击标题:)

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矿业权出让分级管理再出发!

2.矿业权出让方式大局已定,竞争性出让全面推开

《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净矿”出让,强化矿业权出让前期准备工作,这属于矿业权出让制度的重大创新。“净矿”出让根本目的是保障矿业权人取得矿业权后能够按期进行勘查开采,其制度内涵不仅仅着眼于解决矿地矛盾,还扩展到矿业权设置与相关规划、采矿作业与法定要件编制评审等众多问题。“净矿”出让的具体实施,对矿产资源管理和矿业权人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净矿”出让的主要内容

根据《意见》及各地方关于“净矿”出让的规定,结合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净矿”出让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前置审查矿业权设置与相关规划的关系,确保规划上“干净”的矿业权才组织出让

一般来讲,采矿涉及到矿山基建、矿石开采、选矿、矿产品运输和尾矿堆放、废水排放等多个环节,可能对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动植物、地质环境、水、空气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为此,我国《矿产资源法》确定了重要地区限制采矿的制度。《森林法》《草原法》《水法》也对矿产资源开发涉及的森林、草原和水资源保护做出了限制性规定。《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等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也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规定。所以,矿产资源开发原则上应当避开上述区域。

党的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自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环保督察、“绿盾”专项行动等,要求矿业权退出各类自然保护区。所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设置矿业权时,已经普遍要求进行部门联审,避开环境敏感区域等。

为保证矿业权出让之后,矿业权人能够依法进行勘查和开采作业,政府部门理应在矿业权出让前,先行对拟设置矿业权与上述特殊区域是否存在重叠或者交叉的问题进行审查,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过程中发生矛盾的隐患,这正是政府部门从被动接受申请到主动出让矿业权的要义所在。

(二)着眼于解决“矿地”矛盾,做好勘查开采与用地事项的衔接

着眼于解决“矿地”矛盾,《意见》正式提出在“净矿”出让过程中,要做好与用地用海用林用草(用海用林用草本质也是用地问题)等审批事项的衔接,保证矿山企业取得采矿权后能够依法办理用地手续。

笔者认为,“净矿”出让中关于矿地衔接,主要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矿业权出让之前应当核查拟出让的勘查开采区块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下同)要求,将来采矿权人办理采矿用地是否会受到规划制约。

二是土地利用规划存在限制条件的,如果矿业权出让成功,应当依法启动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程序,保障下一步矿业权人办理采矿用地申请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三是根据矿业权出让和开发计划,地方政府应当为采矿用地办理预留相应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将来不得以没有建设用地指标为由,拒绝采矿用地办理申请。

四是具备相应条件的,可以将矿业权和土地使用权一并出让。

(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zdzy/85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