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午集团
年8月29日,在大午集团干部·骨干培训会上,集团特聘法律顾问张荆教授围绕泰山管理学院荣誉院长马方老师谈《大午集团与人性》,以及学员发言畅谈大午企业文化,发表了企业发展的过程与目标,形式与内容的见解。
今天,就马方院长的视频讲演和学员的发言做两点点评。
01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激发人的潜力和善意
我先点评一下刚才播放的马方院长视频讲演。我曾和马方院长一起开过会,这个视频让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确实是管理学方面的大家,谈得由浅入深,对人性和企业管理的关系讲得非常到位。
首先,他讲到企业如何处理平等和公平的关系,让我恍然大悟。他谈到南街村、大邱庄、华西村的管理方式,这些地方讲究平等,均贫富。他说:有一次大午先生去村里参观,农民说:“我们什么都不用买,村里都分配”。大午问:“那,你想吃牛排怎么办?”农民很诧异地望着他,反问道:“干嘛还吃牛排”?马方院长分析说:人是有个性的,人人平等而不是人人公平,就会排斥个性。平等让懒人最舒服,大家分配一样多,付出少的就占便宜了。什么叫公正?公正就像大午集团这样“有差别的共同富裕”,收入保底限高,福利平等,医疗免费,普通人也能够通过民主选举当上董事长、总经理,让能人和勤快人可以脱颖而出。前者模式的逐渐衰落和后者经济的稳步持续增长,将平等和公平很深的管理学理论,解释的浅显易懂。
其次,马方院长谈到了大午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他举了很多例子,像是客人要买水喝,服务员提示:“不用买,酒店大堂有饮水机。”客人下午七点入住酒店,服务员会提醒七点半以后降价,让他们可以稍等。医院的免费药柜,医生不收红包,“病人进门,医院全责”,医生只管看病,病人放心就诊。他还举了大午中小学让学生的母亲来做学生宿舍清洁员,做学生食堂的炊事员,她们一定会认真打扫卫生,做好每一顿饭。马方院长的结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善意。一个企业把人性做到了极致还愁不盈利吗?还愁没发展吗?他的两点分析让我茅塞顿开。
02
“以发展为目标”是在享受“过程美”
再说说咱们学员的发言。农业科技园的肖扬、司直的王建东、食品的崔海燕、海南的许运岑都谈到了集团的企业文化。崔海燕说:她很认可大午的企业文化,因为符合她父母从小教育她做人做事的准则。肖扬谈到,他一直在武汉做生意,因母亲生病回到家乡,来大午集团是因为认同集团的“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发展为目标,以共同富裕为归宿”的经营理念。我们在大午召开高峰论坛时,也讨论过这一经营理念。有学者说:企业就是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就是以盈利为目的,怎么能说不以盈利为目的呢?也有学者说:发展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目标是固定的,怎么能以动态的过程为固定的目标呢?逻辑上有问题。
我觉得大午集团“以发展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应该是在寻求一种“过程美”,从养50头猪,只鸡起家,到今天大午城初见雏形,发展的过程是干净的、是美好的。这也让我想起在日本留学,日本的国花是樱花,一到3月底和4月初,山间、河边、城市的路旁,公园里,白色的樱花瞬间齐放,蔚为壮观,漂亮极了。日本人非常喜欢樱花,这一时期,从早到晚都能看到人们会在樱花树下唱歌、跳舞、喝酒、聊天……但樱花的怒放也就是一周,不是花的自然凋谢,而是狂风暴雨骤起,将绚丽的樱花打落一地,给人一种凄凉和悲壮的感觉。我问我的教授,日本人为什么会对这种生命短暂的樱花如此着迷?他回答说:日本人欣赏、享受这种过程美,虽然它会很快消失,结果是凄凉的,但怒放过程是纯净和灿烂的。
我们中国人可能更多地爱欣赏结果,“以成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实际上在日常的工作中,过多地考虑结果的时候,会觉得过程很累、很单调。比如:打一天工,结果能挣到多块钱,总想着这个目标,会觉得8小时的劳动很漫长。如果你把劳动作为一个过程来欣赏的时候,你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
日本人除了看重过程外,也很重视形式,比如:日本的服务业,总会有服务员站在饭店或商店门口,一边给客人鞠躬,一边喊着“欢迎,欢迎”。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会反感,觉得你搞那么多形式的东西干啥,把服务内容搞好就行了。但现在这种服务形式已风靡世界,因为“形式”让客人们感到了愉悦。
最后,我想延伸马方院长讲演中一句话:如果一个企业把人性做到极致了,还愁挣不到钱吗?我说:如果我们把过程、形式做到了极致,还怕结果和内容差吗?
如果想看马方院长谈《大午集团与人性》,请添加咨询,或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