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研究论文精粹曹越等专利盒制度

专利盒制度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

曹 越   赵书博   王琼琼

内容提要

专利盒制度是作用在研发周期末端的税收激励措施,其核心内容是降低通过开发知识产权而获取的特定收入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这种税收减免通常是通过扣除或免除合格的知识产权收入来实现的。现有研究对于专利盒机制的评价褒贬不一,对于该政策的担忧主要在于,可能存在部分企业仅仅将专利盒优惠作为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避税的手段,仅改变了自身的税务筹划行为,而没有显著增加相应的研发活动或专利成果转化。那么专利盒制度究竟是企业进行合理避税的手段,还是真的能够改变企业创新决策?专利盒制度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影响是否有差异?专利盒制度的不同设计是否会影响其激励作用的发挥?

本文以欧洲11个国家多家企业—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专利盒制度对企业创新参与意愿及研发支出水平的影响。本文的贡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弥补了现有研究在专利盒政策对研发活动的影响方面的空缺,为该政策在企业原始创新活动方面所起的作用提供了证据;二是更新了有关专利盒政策的效应估计,利用欧洲11个国家多家企业—年的微观数据给出了专利盒影响的最新证据。

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专利盒制度对于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已经开展研发的企业的研发支出上:专利盒制度的存在促使这些企业提高研发活动水平,增加研发费用支出。而对于未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该制度对其进行研发活动意愿的影响虽然为正,但并不显著。因此,专利盒的实施需要有效配合其他研发前端激励措施,扩大研发各个环节的优惠覆盖范围。(2)专利盒制度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对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与机动车修理业的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对信息通讯行业和专业、科学与技术业的企业研发支出则影响较弱。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要求专利盒机制对于不同的行业应采取不同的规定,比如加大对信息通讯行业和科学技术行业的优惠力度,简化税收优惠申请程序,扩大专利盒覆盖的知识产权范围,对于信息通讯行业中生命周期较短的无形资产收入给予更大的抵免或扣除额度等等。(3)专利盒的制度设计也将影响专利盒效应的发挥,且设计对企业越有利,对企业研发活动的促进作用则越明显。因此,如果想要更好地发挥该制度对企业研发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可以考虑放宽税收优惠条件,扩大税收优惠范围,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知识产权收入的有效税率,从而加强专利盒的激励作用。

作者简介:

曹 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后

赵书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

王琼琼,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生

基金项目:

本文为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政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6BGJ)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全文刊发《财政研究》年第4期

----------

策划:邢丽何利辉

采编:于婧华周广帅(实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曹 越等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回事
北京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zdyj/38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