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果园港守护碧水蓝天

将垃圾转移至岸上的智能垃圾桶,垃圾废水交予指定单位处理,保证生活垃圾不入江,这是停靠重庆果园港船只上的工作人员的“必修课”。

日前,由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集装箱建造的船舶污染物移动接收箱”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被授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自此,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接收设施将集于一体,实现船舶污染物排放接收转移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这无疑是果园港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的又一生动写照。

灰尘治理、污染防治、岸电建设……近年来,果园港在发挥中转站效益的同时,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重庆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贡献力量。

智慧抑尘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不少人对果园港建设场景的初印象。作为长江上游地区大宗散货的中转地,曾经的果园港因露天作业较多,漫天都是粉尘,工作人员“灰头土脸”是常有的事。

如何让业务庞杂、条线繁复的果园港变“绿”,且绿得常态、绿得精细?答案是:向智能化、数字化要“智慧”,向新设备、新技术要“方法”。

在果园港大宗商品散货堆场区,一张高16米、长米的巨大钢结构网格外引人注目。凑近细看,网上布满钢板织成的密集小孔。“这张防风抑尘网,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原理,每个网孔的开孔率和角度都有讲究,既可以降低风速、改变风向,还能够减少超八成的粉尘外溢。”重庆果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黄永红说,有了这一屏障,港区与“大风一起,粉尘漫天”的过去彻底作别。

此外,在“绿色+智慧”的发展理念下,“运矿不见矿,装煤不见煤”也已成为果园港的常态。

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枢纽港,大量铁矿、铬矿、石油焦等大宗散货会经果园港中转。为破解此类货物在车辆转运过程中污染较大的难题,一条长达13公里的散货运输封闭式皮带机廊道应运而生。

如今,斗轮式堆取料机将矿石、煤炭自动“卷”到封闭式皮带机廊道上,在一路封闭的状态下就能完成装车。廊道中还配备干、湿式除尘设施,既增加物料含水率,又抑制粉尘飞扬,全程实现控制远程化、运输自动化。

“港口变得‘智慧’了,也变得更‘绿色’了。”重庆果园港埠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副经理郑骁感叹道。

高效收污

为了让江水更“绿”,果园港在船舶垃圾收集清运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在果园港集装箱码头,一个个不起眼的蓝色“大铁皮罐”解决了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等污染物“水上漂泊”的难题。当停靠船舶有排污需求时,码头岸桥会伸出铁臂将“大铁皮罐”吊至轮船上,免费接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

这个“大铁皮罐”,就是由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集装箱建造的船舶污染物移动接收箱”。

“此前,船舶生活垃圾需要从水工平台底层转移至码头前沿,运输距离过长。该接收箱将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接收设施集于一体,还能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智能计算和信息同步上传。”果园集装箱公司技术部部长张福全说。

9月12日,“基于集装箱建造的船舶污染物移动接收箱”被授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为高桩直立式码头作业船舶污染物接收、转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方便了船舶。

事实上,自今年1月开始,该接收箱已经应用到果园港集装箱码头现场作业中。目前,同水位、同排污作业量情况下,每艘船舶平均排污时间缩短58%,为船舶排污节约了时间成本。

今年1—10月,果园港集装箱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总量同比增长75%,为推动长江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岸电节能

除了污染物上岸,废气排放也要管住。

近年来,果园港大力推进港口岸电建设,靠岸船舶用一根缆线接入岸电桩即可使用岸电,既环保又经济。

在长江行船十多年的重庆港盛船务有限公司指导船长何建军,对于靠烧柴油发电的日子仍记忆犹新:“以前轮船靠岸停泊,只能烧柴油自发电,轰隆隆的噪音、浓浓的柴油味,让人苦不堪言。而如今,依靠岸电建设,5小时用电度,费用仅需元,能节约一半成本。”

船员口中的称赞,得益于果园港在发挥“黄金水道”效益的同时,不忘“守护一江碧水”的上游担当。

年,果园港开始建设港口岸电。截至今年7月,果园港集装箱码头已建成船舶岸电供电装置6套,每个泊位各设置1套,船舶停靠时直接接上岸电,不用再靠柴油发电。

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实现岸电全覆盖、港口作业零污染。同时,果园港结合自身特点,升级改造了大水位差下岸电装置,实现了岸电安全、高效利用。

近年来,果园港累计投入1.8亿元用于环保设施设备建设。年9月,果园港集装箱码头被授予“四星级绿色港口”称号,是长江上游地区首家获此殊荣的港口。

“果园港将进一步发挥枢纽港的优势,在拓展对外通道、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打造智慧港口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果园港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再上新台阶。”果园港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zhaigousc.com/zdyj/135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