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水能治白癜风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55698.html
砺石导言
《砺石人物》是『砺石商业评论』推出的固定专栏,每日为读者分享全球经济、商业与管理领域最具洞见的大家思想。本期人物是陈春花。陈春花认为,企业管理要做好五项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
陈春花作者春暖花开(ID:CCH_chunnuanhuak)
来源
——核心观点——
计划管理,回答资源与目标是否匹配的问题;
流程管理,解决人与事是否匹配的问题;
组织管理,回答权力与责任是否匹配的问题;
战略管理,解决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
文化管理,解决企业持续经营的问题。
——全文——
企业管理要做好五项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这五项内容是一个递增的关系,要求企业依次实现这些管理内容。换句话说,先解决计划管理的问题,之后解决流程管理的问题,接下去是组织管理、战略管理,最后是文化管理。这个顺序不能够颠倒,不能够打乱,也不能够只做一个而忽略其他。一个好的企业管理,是需要这五项内容和谐发展、协同作用的,而这五项内容的协同就是企业的系统能力。一家具备了系统能力的企业才有希望具有核心能力。1
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回答资源与目标是否匹配的问题。计划管理常常被人们和计划经济联系在一起,这种偏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我们的管理处在无序状态。而对于计划本身的理解,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都认为计划是一组数据,是一个考核指标的指导文本。没有人认真地想过,计划本身是一个管理内容。计划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数据,不是年终的考核指标,更不是文本。计划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目标和资源之间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计划管理就是要目标与资源的关系处在匹配的状态,这是一个最为基础的管理内容。因此,计划管理由三个关键元素构成:目标、资源和两者匹配的关系。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基准。计划管理在管理理论中也被确认为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实现需要三个条件:第一,高层强有力的支持;第二,目标要能够检验;第三,使目标清晰。资源是计划管理的对象。计划管理事实上是管理资源,而不是管理目标。从本质上来讲,计划其实是寻找资源、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这个过程、目标并不关键,最关键的是实现目标的行动,所以我自己给计划下了一个定义——“计划就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寻找资源的一系列行动”。也就是说,当我们讨论计划的时候,就是讨论怎么能够为目标配上资源。目标与资源两者匹配的关系是计划管理的结果,也可以说两者的匹配关系是衡量计划管理好坏的标准:当所拥有的资源能够支撑目标的时候,计划管理得以实现;当资源无法支撑目标或者大过目标的时候,要么浪费资源,要么“做白日梦”。所以很多时候我并不关心企业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我只关心这家企业是否有资源来支撑它的目标。当我们的企业高调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我会看它是否拥有国际的人才、国际渠道、国际标准的产品,如果没有这些,空有一个理想、一腔鸿鹄之志也是徒劳。2
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解决人与事是否匹配的问题。如果流程管理做得比较有效,其实就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我可能比很多人都热衷于流程,因为解决企业效率的问题,流程是关键。但是有很多人可能把流程看成审批权,而不是把它看成做成一件事情必须要做的分工。而我们在内部管理当中,最怕的其实是“人浮于事”,人浮于事其实就是通过流程来界定。如果你的流程清楚地界定有八件事情,我们定了八个主流程,所有的人都在主流程上,就不存在人浮于事了。如果我们没有把公司最重要的事情界定下来,导致所有人都在里面乱做,这个时候人浮于事就会非常普遍。中国的很多企业的流程管理总是做不到位,也许文化是一个借口,因为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决定了我们更喜欢职位多过流程。可是,我们还是看到把流程处理得很好的中国企业,如海尔、华为、联想。归结起来,流程管理还是能够做得到。实现流程管理需要改变管理的一些习惯,我简单归纳为三点:一个是打破职能习惯;二是培养系统思维习惯;三是形成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1)打破职能习惯。职能导向侧重于对职能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