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全区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以只争朝夕的状态、背水一战的决心,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想办法、出实招、见成效,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疆访惠聚”今日推出“五个”新作为展示第29期,看看我们的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哪些好点子、好做法?
艾德莱斯绸在传统中焕发生机记北京银行乌鲁木齐分行驻和田市吉亚乡阿孜乃巴扎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
“各位宝宝们,我们厂所有的产品都是按照传统制作流程纯手工制作而成,大家可以放心购买,现在下单还有优惠……”在和田市吉亚乡阿孜乃巴扎村艾德莱斯绸生产车间里,销售员布威佐日罕·麦提如则正通过抖音平台销售厂里的各类丝绸织品。
北京银行乌鲁木齐分行驻村工作队通过提升技术、发展工业旅游、打通网络销路等方式不断为艾德莱斯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让传统艾德莱斯绸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示范+引领产业活了阿孜乃巴扎村是和田地区有名的“丝绸村”,几乎人人都有编织艾德莱斯绸的手艺,但由于编织技法不一、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导致收入低,编织艾德莱斯绸的村民越来越少。
工作队与村“两委”商议,决定振兴艾德莱斯绸产业,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和入户走访的方式,收集关于剥茧抽丝、染料制作、生产流程、织造设备、管理方式等意见建议条,组织村民召开艾德莱斯绸产业发展大会,建设包括抽丝间、染料间、织造间、产品展示间等功能完备的当地首家规模化艾德莱斯绸手工加工厂,注册“吉亚丽人”商标,实行“企业+合作社+编织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全村形成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资料图
在工作队的引导下,阿孜乃巴扎村形成了1家龙头企业、2家合作社、余名从业人员的艾德莱斯绸产业发展规模,年产值近万元。
“以前我们制作艾德莱斯绸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制作,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成立加工厂以后,生产加工速度、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一年可以生产1.2万匹布料。”看着加工厂里干得热火朝天的村民,负责人麦苏木·艾拜比拉心中充满了希望。
传统+创意品种多了“先在纱上对图案、配色做好布局,然后分次扎结染色……”65岁的艾德莱斯传承人艾麦尔·艾力老人在培训课堂上耐心细致地讲解着制作工艺。
培养一批手艺精良的乡村工匠是传承发展艾德莱斯绸的重要举措。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举办“手艺制作交流会”“艾德莱斯绸制作评比大赛”等活动,筛选出技术能手25人。众采“百家之长”,汇编成“艾德莱斯绸”制作手册。组织成立以艾麦尔为团长的艾德莱斯讲师团,开设艾德莱斯绸制作讲堂,针对抽丝、扎染、织造等工艺,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方法,累计培养艾德莱斯绸制作人才人。
除了传承原有制作技艺外,工作队还注重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的设计理念,邀请苏州、杭州等优秀丝绸纺织企业专家前来考察指导,开办创意培训班,培养紧跟时代潮流的现代工匠。加工厂原来只生产艾德莱斯布匹和裙子,通过专家指导,现在已设计生产领带、遮阳帽、手提包、抱枕等产品20余种,不断丰富产品种类。
“以前制作艾德莱斯绸全靠感觉摸索,参加过工作队组织的培训课堂后,仅扎染、染料配比的方法我就学到了10余种,我还学会了用艾德莱斯绸制作帽子、手提包,我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了。”村民麦麦提·麦麦提阿卜杜拉眼中充满了对新技术、新知识学习的渴望。
旅游+直播名声火了让传统的艾德莱斯绸走出和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是工作队和村民的共同梦想。为了打开销路,工作队和村“两委”带着艾德莱斯绸产品参加各类展销会5次,获得各类奖项10余个,收获订单1.7万余份。
工作队还搭乘乡村旅游发展东风,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对艾德莱斯绸加工厂进行改造升级,成功申请了3A级旅游景区,成为和田工业旅游、民俗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年,加工厂累计接待疆内外游客3万多人,在促进艾德莱斯绸产品销售的同时,也加快了艾德莱斯绸知名度的传播。
资料图
“现在为大家展示的是采用天然蚕丝纯手工制作的艾德莱斯绸披肩,色彩艳丽,图案非常精美……”迎着早晨的阳光,布威佐日罕又开始了抖音上的直播。
受疫情影响,艾德莱斯丝绸厂的疆内外游客也大幅下降。为了帮助企业发展,工作队引导艾德莱斯绸厂转变销售方式,以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