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学习成绩只是一方面,对于文科生来讲,尤其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老师更看重学生的科研潜力和综合能力,而对于后者而言,社会实践更能反应出学生社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高低。
公共管理专业是管理学大类下设的一个分支,所谓管理,就要求管理者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做好实践工作。公共管理学原本也是一门社学科学,参与社会实践是文科生融入社会、反思社会的一段历程。在保研材料筛选阶段,老师们会更加喜欢社会实践丰富的文科学子,这种学生一般全面发展,品质优秀,综合素质高。
此外,社会实践本身对于学生就很有意义,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的成长有好处,可以增加阅历、开拓人际圈、提升能力、培养品行。同时,在保研复试中,社会实践经历丰富的学生也会比其他学生在面试中更能获得面试官的肯定和青睐。
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上来看,社会实践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是益大于弊,社会实践对于保研也一定是有作用的。在时间管理得当的前提下,社会实践的锻炼将会大有裨益这也是中国教育为何把社会实践也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原因。
既然社会实践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这么重要,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好社会实践,在保研中凸显自己的综合能力,赢得导师的青睐呢?接下来岛主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做好社会实践领先其他保研er们。
一、常见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种类非常丰富,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六类,包括: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公益活动、实习、培训、学术会议、社会组织等。因此呢,在分享做好社会实践方法之前,岛主先要给大家普及一波社会实践类型的知识。
干货虽多,但绝对对你的保研大有帮助,建议耐心看完哟!
常见的社会实践一般有以下几种:
1.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中,大致有理论宣讲、社会调查、学习参观、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科技发明、勤工俭学、挂职锻炼、预就业实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
一般比较常见、对保研有作用的有百万大学生“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两种实践活动辐射范围最广,在全国影响力也最大。具体实施方法为:提出一份实践方案,递交学校审核,通过之后即可进行,结束之后提交相应的实践报告和成果。由于这类活动主要在假期进行,所以不耽误学习,另外,学生可以利用这类活动撰写调研报告或小论文,争取能够发表,这对于大多数有意向保研的学生来说很合适。
2.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涉及范围比较广泛,较大规模的有支教、抗灾救援、公益摄影、捐赠等。此类公益活动可参与的途径也很多,一般在网上就能够搜集到相关信息。比如支教就可以去CTA网(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该网站上有大量的支教活动信息。如果希望参与抗灾救援,则可以通过壹基金、腾讯基金会等公益基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