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如何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有了更为全面和明晰的标准。
证监会日前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并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这是时隔15年后,证监会对旧有规则的一次修订。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法学博士郑彧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指引》相较原有版本更为全面、细化,比如: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原则是什么,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内容和方式有哪些,上市公司如何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组织与实施、有何约束条件等。
除了更为全面、细化外,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此次《指引》还有两大亮点,一是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过程中,责任主体将不再局限于上市公司,增加了董监高为责任人;二是首次将ESG信息纳入到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信息范畴。
商道纵横总经理、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表示,上市公司质量不仅要用财务指标(如股价、市盈率等)来衡量,也要用非财务指标来衡量。ESG就囊括了核心的非财务指标,包括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ESG投资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及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可发挥较大作用。
首次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纳入ESG信息
年,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引》(下称《指引()》)。在15年的实施过程中,有成效,也发现一些不足,与此同时大的背景和环境也有了新变化,修订成为必要之举。
中国证券市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股票发行方式由额度管理的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注册制,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市场的投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上司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应该有一个实质性的进步,让上市公司知道应该怎么做、如何做、朝哪些方向做。郑彧称。
此次修订,在《指引()》的基础上,修订17条、增加12条、删除12条,修订后的《指引》仍旧保持共4章29条不变。
《指引》的修订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涵;二是进一步增加和丰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容及方式,同时对近年来实践中的良好做法予以固化;三是针对原指引约束力不强的问题,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约束。
那么,修订后的《指引》有哪些亮点性的规定或者是进步之处?
在郑彧看来,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指引》相较原有规则更为细化,体系框架和一些要求性的规定更多;第二,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过程中,以往的责任主体是上市公司,而这次《指引》中增加了董监高为责任人,这也说明整体监管上是抓责任人,监管下沉的思路;第三,《指引》在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容中增加了ESG信息,这就意味着即使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再好,若造成了更多的环保问题、社会问题,也不是一家值得长期投资的公司。
这是首次将ESG信息纳入到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信息范畴,是一个比较突破的做法,也符合现在整体的发展趋势。郭沛源称。
郭沛源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增加ESG信息的原因称,一方面这是一个国际趋势,首次纳入说明监管部门重视并认可这个趋势;另一方面,从境内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对比研究来看,A股上市公司在披露ESG信息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间,所以有必要加强。
此外,投资者选择投资标的,就如同面试挑选人才需要考虑德才兼备,以往投资者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