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永康发布”一起玩耍
生产美、创新美、人文美、环境美、品质美,发展模式的优化、整合、完善,在一系列能力加速夯实的基础上,“精美工厂”身影脱颖而出,让最美企业成为美丽永康的践行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智能制造的引领者,完成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方式升级,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近日,《永康市“精美工厂”创建三年行动方案》出炉,我市将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推行“精美工厂”“精益车间”,创建“”工程,即通过3年时间,全市打造家“精美工厂”、0个“精益车间”,引导带动企业以实现“精益车间”厂区全覆盖、打造“精美工厂”为目标,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引进精细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通过政府精准服务、专业机构协助、企业主动参与的三方联合机制推进“精美工厂”“精益车间”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推进我市工业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南龙公司打造的精益注塑车间
龙头企业“五美”标准车间渐趋成型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内,全自动抛光流水线有序运转,代替了原先最为繁忙的两条高产量人工操作生产线。该公司自动化总负责人李云森介绍,引入机械手和传送带,生产线整合了原先6道操作程序,两个普通操作工即可代替6名熟练工,在生产任务繁重的时候,该生产线可以确保24小时运转,效率大幅提升。
围绕精益生产实施,哈尔斯公司开展涉及产品各过程再生改造,对原材料库、注塑、金工、焊接、测温、抛光、喷涂、丝印、包装、包材库及成品库等全过程,实行装备改造、机器换人、流线化生产、工艺标准化执行、信息化导入、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样板模拟构建验证。
哈尔斯公司副总经理欧阳波介绍,精细化管理提出了重新构建生产体制要求,更注重品质提升,对从接单到出货流程管理进行改善,打造管理可视化生产现场,形成能够对外展示工厂,对内减少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良性生产模式。
在实现生产自动化的基础上,哈尔斯公司正在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两化深度融合,应用物联网、自动化、云计算、现代通信等技术全面实现机联网以及厂联网,即通过设备信息的互联互通,促进整个工厂设计、制造、仓储、物流、辅助系统等全过程联网,实现高端化的车间数字化生产。
“生产流程再造的同时,我们内部管理模式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欧阳波说。现在,哈尔斯公司构建起部门独立管理体系,做到核算清晰、计划预算控制、组织能力培育、超额利润分享,形成激励导向的分配制度。与此同时,该公司聚焦运行的管控和机制建设,形成动力机制和协调机制,实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无独有偶,浙江德硕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尝到了精益化和数字化生产改造带来的甜头,该公司精益化物流管理模式让整个生产发生了巨变。此前,德硕公司开始导入ERP等信息化手段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促使为企业提供物料的供应商能及时、适量、准确供应物料,有效提高配送效率。
“采购达成率从原来不足50%提升至现在的96%左右,计划达成率从原来的60%提升至现在的95%左右。此外,企业库存年周转次数从一年8次提高到近20次,不仅减少库存占地,也节约了流动资金。”德硕公司董事长李跃辉说。
可以说,新建成的厂区为德硕公司的“精美工厂”提供了一张完整的白纸,经过重新布局,该公司正在逐步实现各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无人化。李跃辉表示,通过企业自身摸索嫁接外力推动,再过一段时间,70%的德硕车间将变成无人生产车间。
导入精益化,提升管理效能,有效降低企业“内耗”,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的当下,我市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打造“精美工厂”的举措蔚然成风。通过我市相关部门的精准扶持和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的贴心服务,企业纷纷根据需求,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打破“孤岛”作业模式,实现降本提效。
“现在,企业发展进入一个瓶颈期,粗放型管理经常‘扯后腿’,我们必须保证生产系统能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将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流程一再精简,最终采用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最优化的管理方式。”对于“精美工厂”建设,浙江开源动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雅彬同样需求迫切。
“”工程精准支撑“精美工厂”建设现阶段,我市企业智能化改造不断提速,与之相对应,软件配套的要求持续提高。于是,新一轮管理运营模式再造的管理提升运动油然而生,不少企业力图提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从成本、交期、品质上挖掘潜力,用软件和管理模式的力量拉高企业发展标准。
今年,根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创新出台《永康市“精美工厂”创建行动方案》,创建“”工程,引导带动企业以实现“精益车间”厂区全覆盖、打造“精美工厂”为目标,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引进精细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通过政府精准服务、专业机构协助、企业主动参与的三方联合机制推进“精美工厂”“精益车间”创建工作。
据悉,通过创建工作,我市将进一步引导、促进企业达到“五美”标准:现场管理更为精细,制造流程推行“5S”、精益生产管理等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不断改善生产秩序和作业环境,优化现场管理,提高工人作业效率;绿色制造更为先进,企业全方位推进节能降耗,将节能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度,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数字化应用更加高效,开展以“机器换人”为主要标志的智能制造,实施物联网、机联网、厂联网,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流程再造,提高生产过程数字化、自动化水平;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仓库管理、物料管理、生产计划等领域的效率;人才队伍更加强健,企业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发展机制,具有健全的招聘与培训、绩效与薪酬、成长与晋升、安全与健康等管理工作制度和方法,重视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高学历人才、工匠型人才培养;质量品牌更加优质,我市将进一步引导企业把品牌建设贯彻生产经营始终,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制度,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强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相关链接《关于深入开展“中国制造”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全面振兴实体经济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企业实施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SCM(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全面提升研发、管理、生产、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优化企业运营管控流程,逐步构建以数据驱动的企业运行新模式。
重点支持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对经备案登记,投资额80万元(含)以上的规上企业信息化项目,按软、硬件实际投入分别给予30%、20%的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万元。
对符合精细化管理奖励条件的“精美工厂”“精益车间”创建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咨询服务费的30%给予奖励,单家企业最高奖励20万元。获评“精美工厂”“精益车间”的企业可优先申报国家绿色工厂、“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智能工厂、清洁生产企业、节水型企业等项目。
作者吕高攀
编辑董碧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