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卓凡
保研分享
内容摘要:
一、基本情况
二、大学印象
三、多专业参营历程
1.前期准备
2.优秀研究生项目安利参营体验
四、关于一些问题我的答案
1.怎么明确未来的方向
2.怎么对抗内卷
感谢学实部的邀请,让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保研历程。在学实部师妹发给我提纲的时候,我看到有一条是“给大一大二同学的建议”。我想我没有立场给出任何指示性的建议,因为每个人对大学生活都有着不同的规划,对未来的人生也有着不同的期许。在填系统当晚我收到了提问箱的里一封来信,里面写着“我好羡慕你,我的生活一地鸡毛”。我盯着这封来信思索了很久,决定在这篇推送里诚实地分享我用大学生活的“一地鸡毛”攒成的这篇故事。
一、我的基本情况
姓名:秦卓凡
院系:国家安全学院公共管理系
专业:行政管理
绩点:3.88/4(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位:84/)
排名:1/56
外语:公共外语创新实验班,托福,四级,六级,专四85,选修西班牙语一年,俄语一学期
科研:一篇经济学实证论文,一段金融助研,一篇英文实证研究计划,一段国家安全量化研究助研,学支
实践:国发ESIEC访员
竞赛:三年大英赛奖,建模国赛北京市二等,若干水赛
夏令营(按时间顺序):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经济与管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KCL双硕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硕博连读,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
预推免: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非法学)涉外方向
最终去向:清华大学
01
★
大一
★
在大学一开始,我成为全系唯一一个考入公共外语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在这里遇到了各个系优秀的小伙伴,不仅修习了更丰富的英语课程,还免费修了一年西班牙语作为二外。在大一之前的暑假我便了解到了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位的项目,并且决定在大一努力备考,力争一年上岸。在咨询过直系师姐后,我选择了数学报培训班+英语自学的方式。
大一的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非常多,创新班又是每周六节高能英语课,加上周六周日早九晚六的培训班数学课,还有系宣的学工任务,每周七天都需要早起,日程总是堆得满满的。那时许多同学正在体验大学的新奇,选择加入各类社团、组织、足球队、篮球队等等,我却总是奔波在各种课程和图书馆之间,在往返培训班和学校之间的地铁上改推送。那时每周六我出发去培训班时总能在门口看到准备去北大的若欣师姐,偶尔在学校里也会看到在从北大回来匆匆赶去国标训练的佳慧师姐。榜样的力量使我看到multitask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甚至是过上高效率学习生活必备的技能。每次这样想着,在北京冬日里天还没亮就悄悄爬下床出发去魏公村小破教室上培训的我内心便坚定了许多。
创新班的课业压力也比较大,每个学期都有同学转去综英班,在付出努力没有拿到好成绩或是感到无法承担课业压力的时候,我也曾有过犹豫动摇的时刻,幸运的是最终都坚持了下来。我在创新班学到了许多有意思的课程,涉及翻译、语言学、历史、政治等各个方面,让我看到了英语不单单是交流工具的另一面。发掘自身对语言学习的热爱和潜力后,也使我未来的规划变得更加清晰。
大一上学期结束,我的绩点排在专业第五,我发现如果没有大学计算机这门课程,我的绩点会是3.8,而加上这门课便只有3.71。因此我利用寒假分析了劣势科目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决心大一下努力提升绩点和排名。寒假我闭关在家冲刺经双的入学考试,刷完了一大厚本培训班的微积分习题和一本考研线代,开学后也一直泡在图书馆刷题,过上了早七晚十的枯燥生活,这种学习状态一直保持到了四月的入学考试,最终顺利过线,开启了我的双学位体验。
由于双学位入学考试的要求是高数(B),比系里要求的高数(C)要更难一些,因此通过准备入学考试,我也发觉专业课高数变得没有那么困难了。经双备考结束后,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复习学校的期末考试,最终在大一下结束时冲到了年级第一的位置。之后的三年里,我再也没有掉下过第一的位置,良好的排名使我在保研过程中具备了比较优势。
02
★
大二
★
大二我便开始了往返于两个学校之间的繁忙生活。大二上我野心满满,统共选了42.5个学分的课,常常感觉自己在累死的边缘。半夜三点多抱着计算器蹲在宿舍门口写中微作业是基操,每周钱神课的大作文也总是要绞尽脑汁(一个学期写下来有快两万词,当时调侃说可以出书了)。觉得自己很可怜的时候我总是想到凌晨两三点我找经双同学对作业答案,总是一呼百应。或许有时候我也会忍不住自怜,觉得怎么只有自己如此辛苦,承受着如此多的压力,而当我发现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其实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苦哈哈地学,我并非在这条路上踽踽独行,实属莫大的安慰。
比起课程的繁忙带来的压力,对我冲击力更大的是随之而来的竞争带来的焦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对我来说有些课程例如数学,不会就是不会,付出多少时间精力还是不会。备考时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和纠错成为一名“小镇做题家”,以机械的训练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而真正上起课来,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我刷题,只能通过迅速理解参透许多复杂概念,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笨办法再也行不通了。
发现极度的内卷也使我迷茫。即使是我认为充分掌握了的课程,因为智商追不上大佬,最终也只能拿到一个“正态分”,只是因为有30%的优秀率限制。我以为写得不错的小论文没有拿到满意的分数,原来是因为要求-字的论文,我写了,而别人写了;我只用了简单的论证和Excel作图,别人却搭建了模型跑了几万条数据。
同辈压力是一种一旦发现便无法根除的东西,它给我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我选择努力放大它的正面影响,用更优秀的人激励我自己前进。在保持本专业绩点的同时,我开始努力提升双学位绩点,并在疫情学期的暑假加入了国发院老师的课题组开始一份金融的助研,以期丰富自己的背景。之后我作为访员参与了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03
★
大三
★
到了大三,随着上一届师哥师姐保研结束,升学的压力瞬间压到我身上。大三上我给自己定下了三个目标,第一是稳住主学位绩点和排名,并尽可能让双学位绩点不那么难看,第二是尽可能让自己的简历更丰富,第三便是拿下托福考试。因此,我适量减少了双学位的选课数量,并将主要精力投入学校的课程。上课之余,我陆续参加了建模国赛、大英赛、模拟政协比赛等等,这些经历使我的简历有话可写。从去年11月开始,我开始保持每日刷托福听力和阅读的习惯,我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在课间完成一两篇听力或者复盘一篇阅读,不知不觉便刷完了60多个tpo。大三的寒假,我一边继续学托福一边和小伙伴一起参加了光华案例大赛,虽然没有获奖,但对我的职业规划有着不小的启发。
大三上成绩全部出来后,我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到了大三下,我开始全力准备夏令营,包括搜集信息、自我定位、撰写文书、准备参营论文、复习专业课等等。
如果意向保研的师弟师妹可以看一下下面的这部分分享,没有这个打算的可以跳到下一个部分了。
三、多专业参营历程
(一)保研前期准备
1.绩点/排名
对于本科院校不是top的学生来说,绩点/排名对于保研能够上什么层次的学校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我比较了解的项目里,清华各院系和复旦经院金砖都是非常看重排名的,甚至会存在对第一名的格外偏好。因此,如果希望冲刺top学校,请一定把排名刷上去。院校为什么会这么重视排名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绩点高/排名优异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你的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们不想被鸽。你的排名越高,意味着你越有可能稳拿保研名额,院校就不会面临给你发了优营/预录取结果你拿不到本校推免名额的情况。这一点我在北大stl的招生宣讲会上就有听招生老师讲过:“啊你是国关的,国关真的很不错,但是你们保研名额也太少了,我们往年每次录一些你们学校的最后都打电话来说没有保研名额。”可想而知,学校一定会逐渐规避风险而选择排名高的同学。还有一点,在一个专业有两个同学报了目标院校的同一个专业时,院校极少可能会让两个人都入营。有的学校会综合看一下其它条件,但如果时间紧急/院校懒惰,极有可能就是让排名更高的同学入营,因此排名低一些的同学往往陷入被动地位,需要跟排名高的同学错开学校或者专业来报。
2.语言成绩
师弟师妹一定要提前看好你意向项目的语言要求。尤其是意向双硕士项目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语言成绩是否要求托福/雅思/gre/gmat。比如我之前报的清华国关和霍普金斯合作的全球政治与经济项目,就要求有gre/gmat成绩,但是在我发现时已经来不及考了。尽管通常这些项目的语言成绩要求都不是完全绝对的,据我所知甚之许多学校对top本科的同学四六级也都可以放宽要求,但是在竞争对手本科背景更好、且可以交上去完整语言成绩的情况下,凭什么指望top校会发con给咱们呢?还是不要冒这个险。
因此,比较保险的做法是老老实实按照你意向学校的语言成绩要求考过线,甚至于考到一个让对方无法拒绝的分数。意向保研的同学一定注意,把六级刷上是比较亮眼的成绩,是冲刺top学校的基础。我因为策略失误+疫情原因,夏令营时还用着大一的六级成绩,没有达到分,因此选择了考托福。考托花了3个月,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有些后悔的,如果有满意的六级成绩的话就不必花这三个月了。当然考托对我英语能力尤其是听力和口语是有很大帮助的,亮眼的英语口语使我在夏令营和预推免的英语面试中表现很出色。我同样建议保研的同学在刷高硬指标语言成绩的同时,注意英语口语的提升。因为当我们说出学校名字时,对方院校往往对我们的英语水平是有较高期待的,此时如果你一张嘴露出蹩脚的口语,会在印象分上大打折扣。如果目前还存在发音极其不标准、表达不流畅、用词不准确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练习加以改正。
3.科研竞赛
对意向学术项目的师弟师妹来说,有方向性地做科研是非常重要的。在最开始不明方向时,多多尝试是完全没问题的,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会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也许你会发现自己没有学术兴趣,这都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果你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所在,可以在这个领域进行深耕,不管是参与助研还是自己完整撰写一篇论文,都是非常好的学术训练。我非常建议意向学硕、直博、硕博连读的师弟师妹准备好一篇相对规范的学术论文,如果是实证的会更好,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引导面试问题的方向。保研的面试问题许多都是准备不到的,但是如果能让面试老师对你的论文产生兴趣,那么面试问题就变得可控起来,实证论文更是如此,无非就是数据来源、内生性、机制之类的问题,都是可以提前做准备的。
至于竞赛的话,我主要推荐经管的同学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和一些论文比赛,例如国发青年论坛等。
4.定位
定位的基础是信息的搜集。当有目的地搜集到足够的信息之后,便可以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包括想去的专业、学术导向还是就业导向、城市因素等等,为自己的保研定下目标。但要注意的是,投递的时候尽量选择海投的方式,可以减少风险,避免没学上的窘境。因为入营的随机性是很大的,往年师哥师姐可以去的项目不代表你也可以去,这个是要做好心理准备的。
(二)优秀研究生项目安利参营体验
1.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中国学(经济与管理方向)
YCA是一个很看综合素质的项目,喜欢复合背景,我自己本身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双学位选手,当时觉得比较契合这个方向,因此选择了申请这个项目,这也是我在保研过程中最想去且付出了最多努力的项目。从YCA最后的录取名单以及我参营观察来看,YCA的确是一个很看重本科背景的项目,但并不是严格卡、,如果自身实力过硬、语言能力出色、综合素质高且文书撰写得比较好的话,入营是完全有希望的,我鼓励学弟学妹大胆尝试这个项目。
a.燕京学堂概况:
燕京学堂是北京大学下的一个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每年招的大陆学生仅20余人,分到各个专业只有个位数,因此申请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虽然专业是中国学,但是以经管方向为例,毕业颁发的是经济学学位,相比于北大经管院系光华、国发和经院,YCA还是相对友好的。由于鼓励跨学科研究,因此选课非常自由,只要满足必修课和一定数量的英语课程指标后,其他课程全校任选,还会配备两位导师,学经管的师弟师妹完全可以去找光华、国发、经院的老师作为导师。具体信息可以